语滞
[定义] 卢盛萱在《修辞学习》(1994年第5期)中提出“语滞”,认为:词贫、害羞、难以启齿、没话找话、没理找理、或有话不便直说,致使言语固滞,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牛头不对马嘴,意思不清楚,这种修辞方式叫语滞。它幽默有趣,并有讽刺意味。
我们认为,只有语言使用者自觉地使用固滞、结巴等言语形式,才能把这些语言形式称为语滞。从这个角度来说,卢盛萱的定义中提到的如词贫、害羞、难以启齿、没话找话等语用现象,并不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在使用,这些不能算是语滞。
[例释]
例1: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例2:甲:我问啦,那天,她刚下班,我就跟她说:“妹妹,我……嗯……你……他那个……是……我……”
乙:你咳嗽什么?
甲:我不好意思先开这个口。
乙:你妹妹怎么说的?
甲:她一听就明白了:“哟,哥哥,你问这事,他那个,主要是……我们……他……”
乙:她怎么也咳嗽了?
甲:她也不好意思直说。
乙:你瞧这份别扭。(姜昆、李文华相声《喜事》)
例1是杂剧《汉宫秋》中汉元帝与王昭君生离死别时发出的悲鸣,这种悲痛欲绝的情绪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断断续续的“他、他、他”和“我、我、我”。例2中甲乙二人谈论的是关于爱恋方面的敏感话题,相声的创作者让甲乙二人用吞吞吐吐的语流,表现他们俩的难为情,采取的是语滞的表达方法。
[辨析] 语滞与存真。见“存真“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6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格律做大于科举之标准化
下一篇: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