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栋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
这首词通过梦游形式,回忆江南秋景留下的鲜明印象,抒写了隐埋在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和悲哀情思。
第一句统罩全篇,指出以下内容都是梦中所见,是往日积留的印象,实为某种虚幻的心象。“闲”既是对现实心境的概括——闲极无聊,闲愁万种等等,又说明梦之不期而至,非刻意追寻。“远”,一是梦魂飞越之遥远,亦即所梦对象距离间隔之遥远;二是梦境的广阔深远。第二句是总述。“南国”,泛指江南的广大地域;“正清秋”,点出时令及江南秋景的总特征。江南之中秋,天高气清,一碧万里;水天一色,清澈见底;烟云俱消,山树历历。以下三、四、五句分别是内容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一组画面,是第二句的具体展开。“千里江山寒色暮”着眼于全景,从大处着墨,勾画出一幅气势雄浑的江山秋晚图。“千里”是一个模糊的量度,极言其视野开阔:远山长水,一望无际。这句既与上句“清”字呼应,又有所变化。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正是“清”字的注脚。第四句:日落黄昏,烟水苍茫,芦荡深处,停泊着一叶小舟。舟之言“孤”,已暗示出舟中人的孤独。接着,词的结句把这种气氛和情绪推向顶点。如果说以上两个画面均是空镜头,更象两首无声诗,那么“笛在月明楼”就是一幅有声画了。一轮秋月挂在江楼之上,把冷辉洒向人间,如清霜,似水银,笼罩着江天大地。仅此已令那位芦荡深处的孤鬼游魂无法宁静,难以入眠。偏偏这时又有一阵撕心裂肺的笛声从对岸江楼上隔水传来,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凄清婉转,似往而还。此情此景,纵是铁石人也要心灵为之震颤,神魂为之颠倒,热泪为之潸然。
本词的特点是:虚景实写,以虚证实,虚实相生,写心而已。境界本是梦幻虚境,但明晰确定如临实境,然而终非实境而又显得意象模糊朦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