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林则徐·赴戍登程②口占③示家人·其二》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4 15:09:10

林则徐·赴戍①登程②口占③示家人·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④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⑤?

谪居⑥正是君恩厚,养拙⑦刚⑧于戍卒宜⑨。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⑩。

【注释】

①赴戍:前去驻守。

②登程:启程。

③口占:即兴作诗,随口吟诵。

④衰庸:衰老而无能,自谦之词。

⑤“苟利”二句: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赋,受到时人诽谤,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见《左传·昭公四年》)诗语本此。以,去做。

⑥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⑦养拙:藏拙。

⑧刚:正好。

⑨戍卒宜:宜做一名戍卒。

⑩“戏与”二句:诗人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日:‘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去。”这两句诗用此典故,表达他的旷达胸襟。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故事:旧事,典故。

赏析

林则徐(公元1785年—公元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进士。道光年间先后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雷厉风行,颇有政声。被称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遂革职从重惩处,充军伊犁。此诗即作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时年七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作诗留别家人。诗中表现了林则徐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以及他启程贬戍之途时的旷达胸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