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李益·汴河曲》诗词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4 14:55:33

李益·汴河①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释】

①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

赏析

李益(公元746年—公元829年),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

其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这是一首怀古诗歌。诗人因汴河起兴,想到当年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为了游览江都,不惜动用百余万劳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以致最终自取灭亡。诗人走上隋堤,风吹杨花,杨隋无踪,一片衰败景象。

吊古伤今,前车之鉴,但唐室似乎并没有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不禁令人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历史的沧桑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影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2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