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说于良史《春山夜月》

大道家园 2023-07-24 12:48:04

于良史这位诗人不太出名,生平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在唐肃宗至德年间官侍御史,德宗貞元年间被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僚佐。他的诗作传世不多,《全唐诗》只收了7首。但这首《春山夜月》却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中叙写春日游山的胜事和春山夜月的美景,清丽绝人,能让人过目不忘。其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联更是脍炙人口,古代瓷器中多用作诗意画。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诗题为“春山夜月”,起句却从白日落笔。因为一座山是否有趣可爱,只消看游人下山早晚即可知道。若到天黑游人还流连忘返,那不用说是很吸引人的山了。于良史游的这座山,诗题没有说它的名字,估计不是什么名山,但一定是很有魅力的所在。其实春山哪有不美的呢?春日迟迟,草绿花开,林木葱茏,风暖鸟鸣,经过一冬严寒瑟缩的人们不禁陶醉于这满眼生机,目迷五色。眼前的美景不胜描绘,既然写不过来,干脆就不写。诗人用一个极概括的“多胜事”来总述春山白昼的佳胜,然后将篇幅都留给了夜晚。因为诗题是《春山夜月》,夜月才是中心。

首句将白昼一笔带过,第二句就开始写夜,准确地说是浓缩了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两句的意思。那么什么样的胜事让人流连忘归呢?颔联只拈出两件,就让你不得不称奇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夸张地说,这是唐诗里最美的诗句之一。我们很难断定这是作者的真实经验还是锦心妙手的虚拟,但两句确实写得太美了。美得清雅绝俗,美得玲珑剔透,发想奇妙之极而又合于自然。不是吗?掬一捧山泉,也有月光晃漾其中;拨弄花枝,芳香袭人衣裾。此情此景,怎不教人游兴益高,流连不去?

我们都有游山的经验,兴致高时每一处景致都不想错过,往往越走越远;而一旦探得人所未见的绝胜风光,又依依不忍离去。颈联这两句叙述其实概括了人们共同的游山经验,同时顺便点明惜春的主题。它们在颔联的胜事之外提示了更多的游山乐趣,留给读者去想象。如果说“掬水”两句是点,那么“兴来”两句就是面,有点有面这才呈现了春山夜游的丰富乐趣。点和面的关系,即如何用详略、虚实来构成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局部与整体的互补,在有限的篇幅内实现内容表达、意义传达的最大化,是近体诗写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于良史这首《春山夜月》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诗到第三联,题中“春山夜月”四字全都写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已并,结联又该怎么结束呢?夜色中适时传来的钟声帮助了作者,让他用一个有悬念的情境收束全诗。夜晚山寺鸣钟是唐诗中习见的意象,破空传来的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在人心灵中激起警省,同时也给人时间的提醒。当诗人听到钟声随着南风传来时,循声望去,半山腰的楼台都隐没在夜色之中。这时在他心中唤起的是未能登览的遗憾,还是盘算要不要去投宿的踌躇?无论如何,一点不满足,一点遗憾,一点眷恋,都是游览最佳的心境。无论于良史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这钟声所营造的声色交融的境界都是很让人玩味的。它也是古典诗歌很常见的一种结尾方式,叫以景结情,即不直接言情,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寄托情思,让读者自己去玩味其言外之意。

于良史这首游览诗从文字到诗意都很浅显,它能列于最有名的唐诗中,全靠“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联传诵于世,无人不知。据扬之水先生考察,现存古代瓷器上描绘这两句诗意画之多,无出其右。陆机《文赋》说:“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说一篇作品中,如果有一两个特别精彩的警句,就会令全篇生色。“掬水”两句正是《春山夜月》的警策所在,它在整篇的浅显平易中如异峰突起,以精巧绝伦的立意取境支撑起全诗的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当然,话又说回来,光有这样的警句,没有通篇的浑成、洗练与它配合、衬托,警句也很难出彩。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在阐述隐与秀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时指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很周到地说明了整体的浑成妥帖与警句的独拔卓绝相辅相成的关系。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