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赵嘏江楼感旧》注释-翻译-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4 09:04:02

赵嘏

名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导读】

赵嘏(ɡǔ)(806—约852),唐代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进士,一生仕途不顺,仅做过渭南尉这样的小官。擅长七言,诗风清丽自然。有《渭南集》。

这是一首记游诗。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怀念友人,写了这首感情真挚的怀人之作。末二句“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与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诗】

独上江楼思渺然①,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②。

【注释】

①渺然:渺茫的样子。②依稀:仿佛,好像。

【译诗】

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

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江水澄莹如天。

那曾与我一起赏月的人她在哪里?

这江这楼这月这水分明如同去年。

【赏析】

故地重游,睹物思人,最容易引发人的情感。这首小诗以情味隽永、淡雅洗练的风格脍炙人口,流传很广。

诗的开头先交代重游故地时的情况和所见到的景致。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曾在去年来过的江边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这就引起读者的联想: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后一句,诗人却发出一声低沉的感喟:去年同来赏月的朋友却不知如今身在何方?这才道出了“思渺然”的答案。原来风景虽然与去年大致相同,但人却不同。这就是诗人“思渺然”的原因。诗人省去了去年与朋友同游的欢快场面,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去体味。

这首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因情设景,借景生情。用洗练的笔墨表达诗人孤独、惆怅的情绪,手法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0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