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
无名氏,作者不详。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说:“嵩山极峻法堂壁上有一诗曰:‘一团茅草乱蓬蓬……’字画老草。旁有四字:‘勿毁此诗。’此司马公书。柱间大字隶书‘旦、光、颐来’。旦,公兄。颐,程正叔也。壁门题云:‘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实地,则不危。’皆公八分书。”可见无名氏为北宋人。
此诗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前两句写茅草烧起来火势很大,但很快就熄灭了。首句写一团茅草散乱而蓬松,“乱蓬蓬”将茅草体积大、质地轻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次句中重复运用“蓦地”两字,将茅草燃烧得快、熄灭得也快的特点形容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写树疙瘩火很小,很持久,但是取暖的效果却很好。第三句写炉子里放满了树疙瘩,用微火烧着。“争似”,怎能比得上,可见作者对后者持肯定态度,而且旗帜鲜明。“争似”两字,领起下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前后两个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煨”,用微火加热。“榾柮”指树疙瘩。末句形容用微火烧树疙瘩的特点与效果,“漫腾腾”与“暖烘烘”使用两个叠词,形成当句对,将其特点与效果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大轰大嗡,如果大轰大嗡,一时间可能轰轰烈烈,但是转眼之间就会化为乌有。反之,则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实际效果,并最终获得成功。但是如前所说,自从这首诗加上司马光的批语与题词以后,就被附上了政治含义。司马光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认为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司马光所说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封建士大夫本身的弱点,最后改革派与反对改革派形成了党争,并导致了北宋政权的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8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屈大均《紫萸香慢·送雁》壮志难酬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