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叶绍翁·西溪》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4 00:52:37

叶绍翁·西溪①

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②梯。

独立衡门③春雨细,白鸡④飞上树梢啼。

【注释】

①西溪:杭州城外西湖以西的一片湿地,被称为“杭州之肾”。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②采叶:采桑叶。

③衡门:衡门就是原来“门”的别称,《诗经陈风》对于门的称谓就是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④白鸡:指公鸡,因雄鸡报晓,天色将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采桑的诗。诗人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细雨清晨紧张的劳动场景:村前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小木桥,女孩子们都到了小溪对岸。就连诗人也独自站在简陋的院门口,看着孩子们攀着梯子上桑树去采桑叶。天上飘着蒙蒙的细雨,报晓的公鸡也被惊得飞到了树上。从“白鸡”两字可以知道,孩子们天不亮就出来采桑叶了。一个“齐”字又道出了全村出动,因为是冒着细雨,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古人不乏关于蚕农的诗,如北宋诗人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又如唐朝诗人来鹄的《蚕妇》:“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煞黄金屋里人。”唐朝诗人唐彦谦的《采桑女》:“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都对蚕农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而叶绍翁的这首诗却采用白描,通过具体劳动场景的描写来歌颂蚕农的辛勤劳动,没有议论,没有怨语,恰似一幅风景画,但其深情和意旨又尽在诗中。这便是此诗的妙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