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六卷。清刘熙载撰。刘熙载(1813—1881),字融斋,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国子司业、广东提学使。晚年主上海龙门书院讲席。著有《古桐书屋六种》及《古桐书屋续刻三种》等。据作者《自叙》称,《艺概》辑于同治十二年(1873),是他历年的论艺汇钞。
《艺概》涉及的面很广,它在创作理论、作家作品批评、文体辨析等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精辟之见,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分《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和《经义概》。刘熙载对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以“概”概之,即进行理论综括,拈出其要旨。他在《艺概·自叙》中说:“顾或谓艺之条绪綦繁,言艺者非至详不足以备道。虽然,欲极其详,详有极乎?若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亦何必殚竭无余,始足以明指要乎!是故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其名也。”又说:“庄子取‘概乎皆尝有闻’,太史公叹‘文辞不少概见’,‘闻’‘见’皆以‘概’为言,非限于一曲也。盖得其大意,则小缺为无伤,且触类引申,安知显缺者非即隐备者哉!”这既诠释了“概”的含义,也点明了写作《艺概》一书的基本思想。
《艺概》既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一部对各种文体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进行概括研究的论著,这具体表现在《艺概》中六概皆以体类划分,每一概中又对该体类的特征、要求作了具体的阐述。其主要理论观点可分下列几方面:
一、重视作家的“品”与“识”。刘熙载很强调作家的人品和见识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诗品出于人品”(《诗概》),“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概》)。所以他评论作品品格总是和人品联系起来定其高低。如说:“赋尚才,不如尚品。或竭尽雕饰以夸世媚俗,非才有余,乃品不足也。”(《赋概》)“诗以悦人为心与以夸人为心,品格何在?而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诗《杜甫·登楼》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