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李孝光《念奴娇·江南春暮》诗词选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23 22:46:37

李孝光

念奴娇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發。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鬟。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词以暮春之景发端,抒发隐者情怀。江南暮春,曾激起过无数多愁善感才子佳人的悲怀,但此词从春暮落笔,却丝毫不见迟暮感伤之意,反而在“麦枯蚕老”之景中,味出故乡的亲切,可见其心境别样,情怀不同。接下五句,具体描述江南春暮后,山居村民的宁静生活。也许是蚕老将眠,食量大增,所以妇女们都忙着采摘桑叶,穿行于桑树之下,欢声笑语荡漾于村壁之间。此情此景,晏殊《破阵子》“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正可作为注脚。“鹅鸭”二句,化用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二“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境,状山村夕照中的自然和美。“父老”一句,展示老人风采。词人未作过多渲染,只抓住头白如雪这一典型特征,即活画出饱经风霜之长者在垂暮之年的悠然、从容、仁慈和大度。这几句,缟袂、青裙、绿桑、朱曛、白发,色彩丰富;鹅鸭、牛羊、桑女、老人,形象众多。一幅山村夕照图画,和谐宁静,透出天然真趣。歇拍两句,再以人物的话语凸现农家生活的与世无争、抱朴守拙。“桑麻旧语”,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兼取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宁论汉庭人杰”,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屑议论汉朝的英雄豪杰之事,正见他们犹如桃源避秦人一般,襟怀淡泊,心地澄明。词以“旧语”二字,贯通古今,旨意颇为显豁明了。

如果说上片是一帧静态写意画,那么,下片则化静为动,绘成一幅隐逸生活的卷轴。过片特写杯盘逸趣,“草草杯盘”,语出王安石《示长安君》“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杯盘只草草相备,见其人之率真自然;朱樱绿笋相佐,山野气息浓郁。置身其中,握杯在手,岂能不逸兴满怀?这里,“谁”字一问,将山民们不分你我、无论宾主的爽朗纯朴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自然高妙的神来之笔。下面“冉冉”两句,词人亲自登场,现身说法。屈原《离骚》中有“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里翻进一层,表达其无“修名”之怀,有云霞之志,虽冉冉已老,犹如闲云野鹤,观彼明灭孤云,已足怡然自乐。其情趣怀抱,在“目送”的动作中尽行显出。此后五句,直接展示词人置身“桃源”的生活及其乐趣。“拾”、“歌”、“摘”、“抱”、“饮”、“唤”等一系列的动作,将词人与山中风物、山居村民融为一体,人生真谛,也透过这些动作,折射出毫发微茫的要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