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作名·秋夕诗词研究·诗作名·秋夕
唐诗篇名。七绝。杜牧作。见《樊川外集》。此诗亦见于《王建诗集》。宋周紫芝认为王建所作:“以余观之,当是建诗耳。盖二子之诗,其清婉大略相似,而牧多险侧,建多平丽。此诗盖清而平者也。”(《竹坡诗话》)明杨慎曰:“王建宫词一百首,至宋南渡后失去七首,好事者妄取唐人绝句补入之”,以为“银烛秋光冷画屏”一首“杜牧之诗也”(《升庵诗话》卷二)。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亦持杜牧作之说。以后说为是。该诗写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寂寞心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人物无聊幽怨心情由其两个典型动作传出,写得蕴藉隽永,馀意不尽。宋曾季狸评此诗云:“含蓄有思致,星象甚多,而独言牛女,此所以见其为宫词也。”(《艇斋诗话》)清孙洙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唐诗三百首》卷八)
秋夕古诗的赏析 《秋夕》的赏析如下:全诗描绘了秋夜的深宫里,寂寞的宫女扑流萤,坐凉阶,赏织女星和牵牛星的情境。通过了清新又带着秋天特有的凉意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宫女心中的孤单与悲凉,表现古代深宫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也表现出封建时代的女性的不幸。
《秋夕》的作者
《秋夕》的作者是唐代晚期的诗人杜牧。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的诗风具有俊爽清逸的气质,诗歌主题常贴近社会现实,与李商隐被诗人合称为“小李杜”。杜牧在诗文上具有卓越的成就,认为文章应该以意为主,以气为辅。
杜牧的诗文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为遣愁怀古之作,具有豪迈的诗风以及拗峭的笔调,另一类为香艳的市井之诗,以清新的笔调跳脱于脂粉气之外。
《秋夕》的原文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生活的凄凉和人生的不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原诗:
《秋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释义: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扩展资料:
“天阶夜色凉如水”是描物写景。诗人一转,不写“扑萤”,由写白天到写晚上。“天阶”一作“瑶阶”,是指皇宫中的石阶,这里代指宫廷。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夜渐渐深了,宫廷内夜色夜朦胧,犹如凉水一般(使人倍感凉意)。在对这一句的理解是,首先,要注意诗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一个“凉”字用得很妙,由视觉转为触觉,不但与首句之“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为表现女主人公心理营造凄凉的氛围。
其次,特别要注意的是“天阶”的特定意义。“天阶”在古代诗歌中,往往代指辉煌的宫廷。诗歌中的“天阶”却荒凉到萤火虫到处飞扬的地步。
古语有云:“草木腐,化为萤。”这里,不是表现出了昔日辉煌的宫廷而今已经荒凉,女主人公就生活在这的荒凉环境之中。诗人通过营造“夜色凉如水”的环境,更好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生活的凄凉和人生的不幸。
——秋夕 (唐代杜牧七言绝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仙人何处访遗踪
下一篇: 汉代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