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努西的故事赛努西的故事
亦译《撒奈哈特历险记》,古埃及中王国时期流传的故事体文学作品。系据第十二王朝初真实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创作的。赛努西原是朝廷权贵,随王储在外征战。其时,国王驾崩,赛努西害怕王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会祸及自己,于是弃军远逃,辗转到达巴勒斯坦地区,被当地王爷收留。王爷封他为一个部落的酋长,并将大女儿嫁与他。赛努西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享受荣华富贵,并在对敌斗争中足智多谋,勇猛过人,战无不胜,故受到当地上下的爱戴。但他怀念故土,思乡心切,曾派人向埃及国王上书陈情,国王为其深情所感,恩准他回国,并给以重用。故事在写人、叙事和结构上都达到很高水平,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最完美的一个故事。又因故事真实地描述了当时埃及和其邻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状况,故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大家对冠军欧洲孙葆洁老师说c罗摔倒不是点球有什么看法? 聊球君依然认为这是一个点球,首先:孙葆洁认为,波尔图12号在回防过程中,和C罗的目标一致,都是朝着球去的,由于身体惯性和C罗发生身体接触,但由于没有附加动作,所以没有判罚点球是正确的。
首先,这个球的发起点是尤文图斯中卫德利赫特,他在中圈弧区域的大脚过顶长传球。
波尔图12号球员,左边后卫赛努西负责盯防C罗,但是C罗显然注意力更加集中,他比赛努西更先一步察觉到了皮球最终降落的区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图发现, C罗有明显地寻找点球落点的动作:即长时间抬头看球,而赛努西在侧身看了还在空中的皮球一眼后,就开始盯着C罗的位置,因为C罗的嗅觉,让C罗的位置比他更加有利!
对于此时的赛努西而言,他有两个选择:1是在C罗停球时,夺下皮球,或成功解围、2是放任C罗停球,自己封住C罗内切或传球的路线。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赛努西选择了上抢,这是利益和损失同样巨大的动作,成功就能让C罗无功而返,失败则可能造成点球或由C罗完成最后一射、最后一传。
但是C罗稳稳当当地将球停住了,并且停在了赛努西身后,赛努西的上抢动作已经做出,和此时急停的C罗一样,身体都有惯性存在。C罗此时周围并没有防守球员,正常情况下,C罗会因为惯性,上半身后倾、下半身前倾(这是跑步急刹车时的身体保护动作),出线一个短暂的僵直后,翻身控住皮球,在波尔图的禁区中,继续完成进攻。
但是,赛努西用自己的膝盖,顶到了C罗的腘窝位置,也就是膝盖后面的区域,大家都应该清楚,这个位置受到冲撞,极容易导致人体失去平衡倒地。C罗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倒地了,身体冲撞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上,C罗所处的区域,真的没有完全失去对皮球的控制,因为他可以第一个将皮球回归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而赛努西,在C罗完成扣球动作后,依然撞向C罗,并将身体向C罗压倒,如果说这不是犯规...真的很难理解,裁判在比赛场上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也应该在尤文球员反馈时,征询一下VAR裁判的建议。 聊球君对于孙葆洁在节目中的评论并不认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虽然《米兰 体育 报》的裁判们,也和我的意见一致。
而在近些年,尤文图斯主席小阿涅利,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欧洲超级联赛的诞生(皇马、尤文等欧洲顶级豪门,希望组织一个豪门类型的超级联赛,取代欧冠赛事)。而小阿涅利不仅仅是超级联赛的组织者之一,同时也是该组织的轮值主席。
而这也是自2008年,G14解散后,欧洲豪门们,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又一重大举措,而在当时,欧足联牺牲了部分利益,促使了G14解散。而在当时,G14受到了欧足联和国际足联的双重打压,如今,尤文图斯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近年来多次出现被黑点球的情况,未尝没有来自欧足联的敲打之意。
当然,尤文图斯自己本身的表现,也实在配不上最终的胜利。次回合,欧洲之王C罗,可以拯救尤文于水火之中吗?
如果要一个简单明了的答复,那就两个字“专业”。
如果这是点球的话以后防守队员在禁区都不敢贴身防守了,一接触就倒地,就是点球,大家以后也都成了假摔碰瓷罗了
罗迷不停说罗的点球误判,其实是想转移话题,我们都知道罗本场比赛发挥失常,除了斗志什么也没有做。梅西怎么说制造了一个点球还给格子登贝莱各一次机会,很明显罗米心里不舒服,拼命帮罗洗,不是罗发挥不好是裁判严重误判。
梅西那么多禁区被犯规没有判点球也没有说什么,罗禁区里面这么大的反应,赛后还不依不饶。当然罗米可以吹成罗为了球队获胜激发斗志,其实是想隐藏本场比赛罗完全没有发挥失常,好在罗的队友比梅西的队友争气打进一球尤文对波尔图最后时刻罗倒在了禁区,很多罗米都说是点球,那这个球到底是不是对方犯规了,这里不说罗之前的问题就只单独说这个球是不是犯规,什么原因让罗摔倒。
仔细看图,罗是右脚先碰到了球,左脚想去射门,踢空了,右脚碰到了球,球到了身后,左脚踩到了右脚,导致于失去重心滑倒,在向后滑倒过程中和对方有身体接触,向右摔倒。应该说罗是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踩到自己摔倒,这里不能说罗是故意的,只能说罗太想进球没有控制好。
没毛病
规则的理解与解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何况还要针对足球场上千变万化的画面呢?既使现代技术手段也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所以任何解读都是主观认知带有强烈的个人 情感 。对这些别太认真人家比赛结束了结果不容更改,这些个所谓专家评论个什么劲,自己是个什么水平中国足球裁判是个什么水平自己不自知吗?就算是个教授级就算是个什么获奖的又如何,国际顶级赛事有身影吗,小学生评价研究生不是不可以,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力只是有点滑稽。
利比亚战争的大事记录 2月16日 卡扎菲强硬讲话
卡扎菲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明不会辞职和离开国家,宁愿牺牲性命,并表示会强硬对付示威者。
2月18日 示威不断
利比亚多个城市开始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抗议活动随后波及首都的黎波里。游行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
2月19日 政府军武力镇压
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截至2月20日,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
2月21日 小卡扎菲辟谣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卡扎菲已离开利比亚,前往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而被广泛认为是卡扎菲的接班人的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则现身电视讲话辟谣称他们不会离开利比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2月22日 外交官反叛
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并切断与利比亚政府的关系;强烈谴责利比亚政府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表示卡扎菲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
2月23日 示威者夺取机场
在利比亚东部,示威者与政府军交战四天后,夺取了贝达机场,致使东部基本脱离了利比亚政府的控制。联合国安理会于同日就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骚乱举行闭门会议,会后十五个成员国发表声明,一致谴责利比亚武力镇压反政府示威。
2月24日 卡扎菲继续强硬
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利比亚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初级政府。同日晚上,卡扎菲再发表演说,指责以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现在利比亚危机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想在利比亚建立伊斯兰王国。
2月25日 欧盟武器禁运
欧盟外交官表示,将对利比亚采取武器禁运及旅游禁令。同时欧盟将冻结所有利比亚的财产。联合国发出警告,称利比亚国内食物供应链频临瓦解,数千平民可能遭到屠杀。当日,继续有利比亚高级官员辞去职务,卡扎菲政府也公布新政:每户利比亚家庭将获得400美元,部分公务员将提薪150%。 2月26日 联合国制裁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包括冻结卡扎菲家族财产,对其本人及其亲属实行全球旅游禁令。
2月27日 反对派控制扎维耶
利比亚反抗者似乎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扎维耶地区,造成了对卡扎维政权的包围。另据反抗者称,卡扎菲也已集合部队,准备反攻该城市。
2月28日 美国称卡扎菲六子叛变
美国称卡扎菲六子赛义夫阿拉伯倒戈支持反政府军,二子赛义夫为警察发放大量武器,同时反政府军己包围首都的黎波里,准备攻入首都。但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
3月1日 联合国谴责
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由博茨瓦纳、加蓬、约旦等国提出的有关暂时取消利比亚在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草案。
3月5日 交织激战
卡扎菲精锐部队哈米斯旅对石油重镇扎维耶发动猛攻,叛军不甘示弱反击,双方交战六小时后,重夺回滨地中海石化工业港拉斯拉努夫的炼油厂。
3月7日扎维耶激战
由卡扎菲的儿子哈米斯率领的精锐部队哈米斯旅,上午用迫击炮、重机枪、坦克和防空武器,从扎维耶西侧发动攻势,入夜时也在城东打开阵线。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宣称政府军已收复扎维耶。
3月9日 小卡扎菲大捷
指挥官哈米斯·卡扎菲所指挥的哈米斯旅击溃叛军,进驻扎维耶,反政府军东逃,政府军控制扎维耶与周边大部分地区。
3月10日 法国承认反对派
法国正式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民众利益的合法政府,并计划同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互换大使。
3月12日 阿盟反卡扎菲
阿拉伯联盟在开罗举行会议,与会各方投票结果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只有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两国对此投了反对票。
3月14日 政府军东进
政府军凭借武力优势,击退反叛军收复东部产油重镇布瑞加,并持续朝反叛军大本营班加西前进,先锋侦查兵挺进至距离该城仅十公里外的郊区。
3月15日 政府军胜利在望
利比亚政府军持续推进,收复距班加西仅100多余公里的艾季达比耶市,并完成对班加西外围的战略控制。
3月17日 联合国禁飞
在阿拉伯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3月18日 卡扎菲反复
利比亚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但随即便武力进攻反对派。
3月19日 开战
法国率先空袭利比亚,美国海军于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英国皇家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
3月20日 第二轮空袭
多国联军20号晚,向利比亚发动第二波空袭,参加国增至七个,包括卡塔尔和比利时。在第二波的攻击,美军出动王牌B2隐形轰炸机,声称重挫利比亚防空系统。
3月21日 海上封锁
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战机共出动约七八十次,多国部队舰船对利比亚实行海上封锁。
3月22日 首都再遭空袭
的黎波里市区北京时间23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响起密集的防空炮声。的黎波里方面进行了约只有5分钟的防空还击。另,一架美军F-15E战机在利比亚坠毁。
3月23日 遭遇第四轮空袭
的黎波里当地时间23日晚遭到西方战机空袭,一些当地平民受伤。美军官员称随着禁飞区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英国100多名特种兵进入班加西。
3月24日 利首都东郊遭空袭
当地时间24日中午,的黎波里东郊塔朱拉地区再次遭到空袭。政府军宣布禁飞、停火、撤围后,开始调动坦克加紧与反对派争夺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美国对卡扎菲提三要求:停火、撤退、下台。
3月25日 联军第六轮空袭
周四是多国联军空袭的第6夜,发射14枚战斧巡航导弹和其它炸弹,联军称,已将打击力量转往利比亚地面部队,主要目标是威胁到反政府武装控制城市的利比亚政府军。哈米斯·卡扎菲已经身亡。
3月26日 联军打击地面部队
西方联军在过去24小时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火炮、机械化部队和指挥设施发射了16枚“战斧”巡航飞弹,并出动了153架次的战机进行空袭。
3月27日 反对派连下四城
利比亚反政府武装重新夺回了4座城镇,并快速向卡扎菲的腹地苏尔特挺进,卡扎菲由攻转守。北约将全面接管行动指挥权。
3月28日 反政府军逼近首都
借助多国部队战机轰炸,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快速向西部推进,连克石油重镇。政府军控制米苏拉塔,卡扎菲之子萨阿迪亲自领军布防。
3月29日 反政府军遭重创
反政府军在靠近卡扎菲出生地苏尔特时受到强烈抵抗。被迫朝着东部城镇本-贾瓦德方向撤退。北约宣布接管在利比亚军事行动。
3月30日 反对派溃败东撤
卡扎菲支持者30日继续向反对派武装发起猛攻,先后从对方手中夺回了两座石油城,彻底解除了卡扎菲故乡的危机。西方联军加大对政府军的空袭力度,并暗示将为反对派提供军事装备。
4月1日 反对派开停火条件
反对派领袖成只要政府军停止对反对派控制城镇的进攻,反对派将准备停火。利比亚政府称其毫无诚意,拒绝停火条件。北约接管在利军事行动指挥权。
4月2日 美宣布结束空袭利比亚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向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报,美军战机4月2日退出对利比亚的空袭。
4月3日 北约“误炸”反政府武装 北约在布雷加轰炸时,误炸了反政府武装目标,打死至少10人。
4月4日 利反对派对“误炸”负责并道歉 “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发言人阿卜杜拉哈菲兹·古贾说:“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我们表示道歉。我们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4月5日 美应北约要求延长轰炸48小时 美国国防部3日说,美国已同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求,延长对利比亚轰炸48小时。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3日继续在布雷加激战。反政府武装试图推进在布雷加的行动,遭政府军伏击。同一天,利比亚外交部副部长阿卜杜拉提·奥贝迪抵达希腊,与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会面,寻找化解当前危机的途径。
4月6日 中国批评 中国外交部宣布批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4月11日
卡扎菲同意但反对派拒绝停火,因为停火路线没有卡扎菲下台。
4月22日
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卡扎菲政府与反对派和谈。他们磋商协议解决问题,但和谈基本已经失败。
4月23日
战局锁定米苏拉塔,卜雷加港口被反对派控制。激战已打死美英摄影者许多名,造成5人受伤,伤者已送往医院抢救。
4月24日
美国等空袭利比亚,利比亚副外长称政府军撤出。米苏拉塔已完全被反对派控制。利比亚已基本分裂,原来统一的国家不复存在。
4月25日
利比亚反对派向欧洲国家求援,萨克齐称会访问班加西,反对派正谋划反攻。俄罗斯反对联合国制裁利比亚的决议。北约战机25日凌晨空袭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住所所在区域。一名利比亚政府官员说,空袭意在“暗杀卡扎菲”,数十人受伤。
4月26日
意大利对利比亚宣战。但由于殖民史,不会直接轰炸利比亚。
4月27日
美国再次空袭利比亚,政府军向俄罗斯求援。61个部落首领或代表呼吁卡扎菲下台。
4月30日
卡扎菲说要石油可以,下台不行。“我们坚持信仰革命,不会向反对派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屈服。”这句话一出,西方国家宣布再次制裁利比亚。北约拒绝停火,说除非卡扎菲采取行动下令停止进攻。
5月1日
卡扎菲七子赛义夫阿拉伯和他的三个孙子在空袭中丧生,卡扎菲当时也在他身旁。美法企图暗杀卡扎菲,在班加西反对派已经庆贺此次胜利。卡扎菲强调,要让一个从1977年起执政的领导人放权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放权意味着放弃他一直深爱的祖国,意味着出卖革命、出卖国家,意味着出卖人民。
5月2日
英、意使馆遭纵火,利比亚首都局势恶化。
5月3日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召集利比亚被占领区少数叛变官员,向卡扎菲施压。
5月4日
西方国家开会商讨决议:资助利比亚反对派。
5月7日
全国部落大会正式闭幕,800多部落支持政府,反对反政府军。西方国家闻讯后商讨对策,共同向卡扎菲施压,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表示不会放弃革命。
5月8日
利比亚政府军大规模武装进攻边境,为重夺边境线控制权,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使用了火器。北约宣称将继续制裁利比亚。利比亚边境激战中,不时有炮弹飞向突尼斯境内,导致突尼斯边境学校停课,人们惊恐万分不敢出门。突尼斯政府向利比亚官方提出了严正抗议,谴责利比亚政府军侵犯了突尼斯领土主权。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表示,他们不是有意进攻突尼斯。官方发布新闻发布会,说同意非盟停火计划,同时强调卡扎菲早在1997年放弃了权力成为国家象征。反对派称政府军大规模进攻石油重镇米苏拉塔。油罐被炸毁,会削弱反政府军在米苏拉塔与政府军对抗能力。
5月15日
利比亚反对派宣称已击溃部落兵,完全夺取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的控制权。
5月16日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针对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等3人发布国际逮捕令。
6月17日
南非总统祖玛谴责北约,称北约是无耻的组织,将被击溃。
6月18日
卡扎菲发表讲话,称北约将被挫败,将陷入人民战争,被人民击溃。北约用报复性空袭,打击亲政府民众,造成民众伤亡。
6月19日
美国国会议员起诉奥巴马,声称其未经议会同意滥用职权,武力打击利比亚。
6月20日
美国国会提议要限制支持战争经费,停止供应为利比亚战争经费。白宫方面说不可以停止供应经费。
6月22日
卡扎菲说,“我们并没有被吓倒。我们也没有试着生存或逃跑”,“直到你们(北约对利比亚军事干预行动参与国)精疲力竭前,我们将坚持抗战,直到下辈子”。“我们不会完结”。卡扎菲指责北约等西方国家杀害利比亚平民,称“在你们杀害我们的子孙后,不再有任何协定,我们已无路可退”。他说:“就算你们的导弹轰炸我们2年、3年10年或者100年,我们也会留下,我们会抵抗,我们不会放弃。”卡扎菲同时就利比亚政府官员赫米迪(Hemidi)在利首都的黎波里的住所遭到4次北约轰炸、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15人死亡的事件质问道:“你们有什么权利攻击政治家和他们的家人?”卡扎菲声称,“他们在找他(赫米迪),因为他是一个英雄。他们没在办公室找到他,就想在家里杀死他”。
此外,报道称,卡扎菲还承诺将为被北约炸死的赫米迪的4岁小孙女树立一座纪念碑,这座碑将是“北非最高的”纪念碑。
6月23日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22日呼吁利比亚尽快达成停火,以便向该国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英、法没有表示赞同,甚至“嗤之以鼻”。报道称,这显示出北约成员国内部关于对利比亚行动的分歧已公开化。
6月27日
国际刑事法院以危害人类罪对卡扎菲、二子赛义夫以及情报部门负责人赛努西(Abdullah Senussi)发布了逮捕令,指控他们在镇压今年二月的民众抗议活动中实施了谋杀和迫害平民的行为。卡扎菲由此成为继苏丹总统巴希尔之后第二位遭到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在位国家领导人。
7月1日
卡扎菲发表录音讲话,呼吁北约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空袭,否则利比亚军队会向地中海和欧洲发动“蝗虫和蜜蜂般的进攻”。
7月6日
利反对派发动数周来最大规模攻势,为向的黎波里进发而与卡扎菲部队不断交火。与此同时北约战机继续轰炸盖尔扬、米苏拉塔和布雷加等地,以配合反对派攻势,打击政府军后勤补给线。北约声称,自3月发起军事行动以来,已经摧毁利政府军2700个目标,包括600件坦克和火炮,以及大约800处军火储存设施。
7月12日
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参议院当天投票表决同意延长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法国总理菲永在议会表决时称,卡扎菲准备下台,利比亚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正在成形。
7月13日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宣布正式承认利反对派政权。同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与反对派代表马哈茂德·吉卜里勒会晤后表示,一旦利反对派与卡扎菲政权的战争结束,欧盟就将帮助反对派进行民主改革,欧盟已准备好在组织大选和建立国家机构方面提供协助。他还说,全国过渡委员会正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
7月17日澳大利亚承认利反对派为合法政府
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出席伊斯坦布尔会议时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是利比亚当前的合法执政机构。
7月28日 尤尼斯将军遇刺身亡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阿卜杜·法塔赫·尤尼斯将军与两名随从在班加西被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打死。“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8日说,反对派从前线布雷加召回尤尼斯是要询问关于“军事方面的事务”,但尤尼斯在抵达班加西前死亡。
另据目击者说,杀手来自反对派同盟“2·17烈士旅”,一个由数百名武装平民组成的团体。当时尤尼斯被拘留在班加西附近军营,等待接受询问。突然两名男子向尤尼斯开枪,喊着尤尼斯是叛徒、杀害了他们的父亲。这两名男子的上司大喊“别开枪”,但已晚了,那两名男子把尤尼斯和两名随从的尸体搬进一辆车子后驶离现场。“2·17烈士旅”成员说他们有证据显示尤尼斯就是“叛徒”,“过几天就会真相大白”。
尤尼斯将军的葬礼29日在班加西市中心解放广场举行,数千民众聚集。葬礼上却发生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当尤尼斯的部分家庭成员纷纷宣誓效忠反对派领袖贾利勒时,他的儿子阿什拉夫竟一边痛哭,一边大声祈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能够为该地区重新带来稳定。
7月30日 北约轰炸利比亚国家电视台
北约战机当天对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实施了精确打击,炸毁3个卫星天线,以削弱卡扎菲的宣传能力。遭北约轰炸后,利比亚国家电视台30日仍继续对外播出节目。
7月31日 反对派击溃卡扎菲的渗透武装
当天清晨,反对派武装人员与卡扎菲的渗透武装“呼声”组织(al-Nidaa)在班加西一座工厂交火,在激战中打死了至少4名“呼声”组织成员,同时俘虏25人,还抓获了藏在工厂内的40名越狱犯。同时反对派一方4人死亡。反对派认为,“呼声”组织与7月29日发生的两起越狱有关,共致200至300名囚犯脱逃,其中有很多支持卡扎菲的商人、士兵等。反对派由此肯定,“al-Nidaa”一定是卡扎菲一边的人。
8月1日 进入斋月利比亚不停火
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8月1日迎来斋月。但利比亚战事未停息,政府军与反对派在东部石油重镇布雷加、西部山城提吉等多地持续交火。
8月4日 反对派截获亲卡扎菲组织“刺杀名单” 政府军收复西部重镇兹利坦
利比亚反对派近日称,他们最近清剿一个卡扎菲潜伏小组总部时,截获了“刺杀名单”,名单上共有60个人,都是反对派高层。反对派认为这个暗杀小组目的是希望自己一旦出手,就让东部的管理陷入瘫痪。
另据消息,利比亚政府宣布政府军现在全面控制了西部前线重镇兹利坦(Zlitan)。 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称已控制的黎波里 全城搜捕卡扎菲
22日晚间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及清除市内卡扎菲残余部队。反对派全城搜捕卡扎菲,并排除其离开利比亚的可能。8月24日,反对派宣布占领象征卡扎菲政权的阿齐齐亚兵营,从此利比亚开始正式进入后卡扎菲时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文献运用与诠释方法(上)
下一篇: 戴望舒: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