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霍小玉传小说·霍小玉传
唐代传奇小说。蒋防著。小说叙述的是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动人的爱情悲剧。霍小玉是长安一个虽出身贱庶但才貌双全的妓女,她“姿质浓艳、高情逸态”。“思得佳偶,久而未偕”的名门公子、新科进士李益爱上了她,并海誓山盟,许诺“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小玉和其恩爱两年,并准备生死相从,但霍小玉深知自己出身娼门,和李益地位相差悬殊,担心被弃,所以当李益得官主簿即将赴任时,这位痴情女子只希望和李益再得八年之爱,等其三十岁时,任他“妙选高门”,成就婚事,自己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遁入空门,而李益则指天发誓,一定要与小玉白头偕老,但李益回乡之后,背弃盟约,遵从母亲之命与出身名门的表妹卢氏订下婚约,并隐匿行踪,欲断小玉之望。李益的逾期不至,使霍小玉陷于痛苦的思念中,她变卖首饰,嘱托亲友,寻找李益,屡招李益而不见。小玉忧愤成疾,后在黄衫客的帮助之下,李益被迫来到小玉的面前,小玉临死之际怒斥李益的薄情负心,悲愤之至发下复仇的遗愿。小玉死后,李益家中冤魂作祟,终日不宁,后李益“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以致霍小玉死后现形表示感叹,最后李益休妻杀妾。
这篇小说描述的是古代爱情小说中的一般模式,即“痴情女子薄情郎”的悲剧主题,但这个被反复表现的题材内容,在这篇小说中却有更深刻的内涵,作者并没有从道德角度来谴责李益的负心背弃,而是着眼于揭示决定他背义行为的社会原因,即是由不合理的社会门阀制度所造成的这一爱情悲剧。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一个多情柔婉、坚贞刚烈、敢爱敢恨,对自己地位有清醒认识的下层妇女形象,它的悲剧并不完全是由于李益的负心,因为李益与霍小玉的感情,是与他的门第和个人前途绝不相容的,森严的门阀制度,使他最终选择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小说对霍小玉和李益感情纠葛的刻画,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揭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显示出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
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整,叙述委曲,描写细致,并运用了烘托、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进行刻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评价:“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正因为小说在思想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使其在后世广泛流传,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先后两次将它改编为传奇剧本,其中《紫钗记》成为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上乘之作,它的问世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在形式体制、思想艺术上都走向了成熟。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谁?主要讲的是什么?《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蒋防所著。
小说记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
霍小玉本是霍王庶女,父亲死后母女被逐,流落长安娼家。陇西书生李益入长安,思慕名妓,闻小玉才色双绝,小玉亦爱慕诗才,遂海誓山盟,得相恩爱。两年后,李益中拔萃科官授郑县主簿。临别小玉愿再恩爱8年,期满后许益另择良姻;益感激流涕,许以婚约而别。到任旬日,益从母命就婚“甲族”卢氏,遂与小玉绝。小玉耗尽家资,访卜求巫,多方打探,均无益消息。益之友人崔允明不忍,告知小玉益别娶事,小玉委顿恨叹,因卧床不起。后某黄衫豪客骗益至小玉住所,小玉持酒委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言死后必为厉鬼惩益之薄情,乃长恸号哭数声而绝。后李益因迭遇怪事而累疑妻妾,三娶而皆离散,终郁郁不乐。
霍小玉爱情悲剧是门阀制度下“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常套,但霍小玉形象的光辉动人处在于她敢爱而又敢恨。爱得缠绵深挚,显示出中国女性的善良温婉;恨得傲骨铮铮,表现了封建时代弱女子对罪恶的门阀制度和负心薄情的鞭笞。
小说善于从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着眼,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明汤显祖《紫萧记》、《紫钗记》发展了这一故事。
《霍小玉传》全文翻译,急要!!!!大历年间,陇西有个叫李益的书生,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到第二年,参加拔萃科考试,等着由吏部来主持复试。六月盛夏,到达长安,住宿在新昌里。李益门第清高华贵,年轻时就有才气,丽词嘉句,时人都说无双;前辈尊长,全都推崇佩服。他常自夸耀其风流才情,希望得到佳偶。四处寻求名妓,很久未能如愿。长安有个媒婆叫鲍十一姐,是从前薛驸马家的婢女,赎身嫁人,已有十多年了。秉性灵活乖巧,着于花言巧语。
富豪之家皇亲国戚的住处,没有一处不曾去打听消息,出谋画策,人们都推她做领头。她常受李益诚心的委托和丰厚的礼品,心里很感激他。几个月后,李益正闲住在房舍的南亭。下午时前后,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仆人说是鲍十一娘到了。
李益撩起衣服跟着跑出来,迎上去问道:“鲍妈妈今天为什么忽然来了?”鲍十一娘笑着说:“苏姑子作了好梦没有?有个仙人,被放逐在人间,不追求财物,只爱慕风流人物。像这样的角色,和您十郎正好匹配啊。”李益听说后惊喜踊跃,神气飞扬,身体轻飘飘的,拉着鲍十一娘的手边拜边谢道:“一辈子做你的奴仆,死了也不怕”。
原文:
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馀年矣。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常受生诚托厚赂,意颇德之。经数月,李方闲居舍之南亭。申未间,忽闻扣门甚急,云是鲍十一娘至。摄衣从之,迎问曰: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笑曰:苏姑子作好梦未?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惮。
此文出自唐代·蒋防《霍小玉传》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略晚于《李娃传》、《莺莺传》,代表唐传奇发展的又一高峰。小说叙述的是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动人的爱情悲剧。此书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前后,作者蒋防,字子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
霍小玉系霍王府庶出,沦为艺妓,与名门出身的新进士李益相爱。小玉担心自己身份低微,不能与李益长相厮守,李益以缣素书永不相负之盟约,“引谕山河,指诚日月”。霍小玉遂和李益两年日夜相从,之后李益授郑县主簿,离别之时,小玉向李益请求八年相爱之期,李益再申皎日之誓,并答应八月来娶。
《霍小玉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围绕着霍小玉的正面描写展开,侧面烘托得手法尤其成功。如写小玉的侍婢浣纱变卖紫玉钗,遇到造此玉钗的工匠一节,看似闲文,其实大有深意。玉工见玉钗凄然下泣感叹:“贵人男女,失机落节,一至于此。我残年向尽,见此盛衰,不胜伤感。”从侧面烘托了霍小玉的不幸。
小说的对话描写也很有特色,如开始部分写媒婆鲍氏对李益说:““苏姑子作好梦未?”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既贴合媒婆的身份,又简练地勾勒出了霍小玉的风流格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3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