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泽螺居诗经新证

大道家园 2023-07-23 18:24:13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泽螺居诗经新证

诗经学专著。于省吾撰。三卷。上卷据1935年出版的《双剑誃诗经新证》删订而成。中卷包括在《文史》第一、二辑发表的《泽螺居诗经札记》、《泽螺居诗义解结》,有所删改。下卷是已发表的有关《诗经》考证的五篇论文,结集时作者亦有所修正。因非一时所写,体例不一。每卷之首,列有细目,颇便查检。书后附《楚辞新证》。上卷、中卷皆考证《诗经》文字之义训。上卷凡二百零七则,中卷凡四十九则。立论多半取证于周代尤其是晚周的文字或文物。用钟鼎文订正《诗经》词义尤多。例如:《生民》“卬盛于豆”,于省吾引毛公鼎“卬邵皇天”即“仰邵皇天”,《车舝》“高山仰止”,《说文》作“高山卬止”,认定“卬为古文,仰为后起的分化字”。并说“古人祭祀时,设豆于俎几之上,祭者跪拜于神主之前,执燔烈之肉以上盛于豆,故曰‘仰盛于豆’”也。下卷收论文五篇,其中《诗经中‘止’字的辨释》一文,指出《诗经》中的“止”字,有的应作“之”,有的乃“止”字之讹,其用作“容止”和“止息”之“止”者,应改作“止”;其用作指示代词和语末助词之“止”者,应释作“之”。他在本文中,把《诗经》中凡一百二十二见的“止”字,分别加以考证,其改“止”为“止”者凡五十三字,其释“止”为“之”者凡六十九字。这样改正,既澄清了《诗经》中“止”“止”两字一向混淆无别的现象,也订正了前人在义训上的一些误释。《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