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容斋随笔

大道家园 2023-07-23 15:42:59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容斋随笔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容斋随笔

笔记著作 。宋洪迈撰。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举博学宏词科。历左司员外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出知赣州、婺州,召入史馆,预修《四朝国史》。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为翰林学士。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学问渊博,与兄洪适、洪遵俱有文名,时号“三洪”。著有《野处类稿》、《夷坚志》等,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容斋随笔》系其读书札记,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前四笔各十六卷,末集未成而逝,仅十卷,合共七十四卷,亦合称《容斋五笔》。前后历时四十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尤熟于宋代掌故”,虽不无小误,“然其大致,自为精博。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书中以考证史实、典制,记述佚闻、掌故为主,兼及评诗论文。其中论诗之语,又曾被辑为《容斋诗话》六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的是什么?《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著的笔记,和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齐名,《梦溪笔谈》以科学技术见长,《容斋随笔》则长于史料和考据,被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容斋随笔》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容斋随笔》 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5则至29则,共329则;成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
《容斋续笔》 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2则至18则,共249则;成于南宋绍熙二年(1193年)
《容斋三笔》 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5则至20则,共248则;成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
《容斋四笔》 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2则至24则,共259则;成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
〖出处〗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示例〗分明~,赛过他乡遇故知。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题名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容斋五笔》 卷一至卷十,每卷自9则至19则,共135则;未完成。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共5笔,74卷,共1220则,每则有标题,不分类。 《容斋随笔》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论,例如《战国自取灭亡》、《周汉存国》、《曹操杀杨修》、《曹操用人》
史料纪录,如《汉唐封禅》、《汉二帝治盗》、《汉唐置邮》、《买马牧马》、《宫室土木》
史料、典章、物产考察; 如《三省长官》、《汉官名》
专著评介《糖霜谱》、《赵德甫金石录》、《册府元龟》、《鬼谷子书》、《战国策》
文字 《杜诗用字》、《诗词改字》、《司字作入声》、《公羊用叠语》、《文字结尾》、《国初古文》
动植物 《唐重牡丹》、《挲罗树》、《飞禽畜菜茄色不同》、《兔葵燕麦》、《苦藚菜》
医药 《伏龙肝》、《雷公炮灸论》
诗词纪录; 如《连昌宫词》、《青龙寺诗》、《丹青引》、《李长吉诗》、《东坡罗浮诗》、《老杜寒山诗》
佛经: 《金刚惊四句偈》、《多心经偈》、《七极微尘》、《八种经典》、
天文、历算、星相: 《月双闰双》、《占测天星》、《天文七政》
兵法、军制:《三衙军制》、《露布》、《兵家贵于预备》、《将帅当专》
风俗:《饶州风俗》、《天庆著节》、《河伯娶妇》、《双生子》、《岁旦饮酒》、《姑舅为婚》
文物:《寿亭侯印》、《紫极观松》、《古錞于》
地理:《舆地道里误》

《容斋随笔·东坡自引所为文》译文与赏析 东坡自引所为文

东坡自引所为文

【原文】

东坡为文潞公作《德威堂铭》,云:“元之初,起公以平章军国重事,期年,乃求去,诏曰:‘昔西伯善养老,而太公自至。鲁穆公无人子思侧,则长者[1]去之。公自为谋则善矣,独不为朝廷惜乎!’又曰:‘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于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际,不能用裴度[2]于未病。治乱之效,于斯可见。’公读诏耸然,不敢言去。”按此二诏,盖元二年三月潞公乞致仕[3]不允批答,皆彼所行也。又,《缴还乞罢青苗状》云:“近日谪降吕惠卿告词云:‘首建青苗,次行助役[4]。”亦坡所作。《张文定公墓志》载尝论次其文凡三百二十字,结之云:‘世以轼为知言。”又述谏用兵云:“老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亦其所作也。并引责吕惠卿词亦然。乾道中,迈直翰苑,答陈敏步师诏云:“亚夫持重,小棘门、霸上之将军;不识将屯,冠长乐、未央之卫尉。”后为敏作神道碑,亦引之,正以公为法也。

【注释】

[1]长者:指有德行的人。[2]裴度:唐朝名相,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宪宗元和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视行营中军,还朝遇刺伤首。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穆宗时数出镇拜相。官终中书令。[3]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4]青苗: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宋朝王安石执政后,实行的变法措施之一。宋朝初期,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但实行的收效不大。

【译文】

苏东坡为文彦博所写的《德威堂铭》中说道:“元皊初年,朝廷起用文潞公担任平章军国重事,但一年后文潞公却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说:‘过去西伯侯喜欢在家中养老,所以姜子牙自己前来投奔他。鲁穆公没有遣人去侍候子思,便有有才学的长者离他而去。卿为自己着想因而辞去了这份职务,难道不为朝廷和国家感到可惜吗?’皇帝又说:‘唐太宗因为遇到战乱的事情,还能够任用年纪已大的李靖,但唐穆宗和唐文宗在天下太平的时期,却不能任用没有患病的裴度。之所以出现治理混乱的现象,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了。’文潞公看完诏书后甚为震惊,再也不敢请求辞职还乡。”根据对这两道诏书的考察,大概是元皊二年三月文潞公请求辞官还乡时,朝廷拒绝他的批答,这都是苏东坡所执笔拟的。另外,《缴还乞罢青苗状》里所说道的:“近日贬谪吕惠卿的告词说,‘首先提议建立青苗法,然后推行助役法。”也是苏东坡所作的。在《张文定公(齐贤)墓志》记载了论述苏东坡文章的三百二十字,文章的最后说道:“当世以苏轼为知言。”又记述劝谏用兵说:“老臣如果死了,就能在地下与先帝相见,这样就有借口了。”也是他所作。而且引用的斥责吕惠卿的话也是他作的。乾道年间,我在翰林院担任直学士,在起草批答步帅陈敏的诏书中说:“周亚夫持事稳重,小棘门、霸上之将军相形见绌;(程)不识率兵屯戍,在长乐、未央之卫尉中排第一。”之后为陈敏作神道碑,也引用了这句话,这正是效法苏东坡的方法。

【评析】

本文是洪迈简略摘录记载苏东坡为官期间所写过的文章。苏东坡学识渊博,在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除了巨大的文学成就,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参与重大朝政的决策,地位很重要。苏东坡从政之后不改文人秉性,在摘录的这些苏东坡写的文章中就能够看出这些特点。如苏东坡为文潞公写的诏书中引用了诸多历史典故,用“昔西伯善养老,而太公自至。鲁穆公无人子思侧,则长者去之。”之理,替文潞公辞去官位感到惋惜,动摇文潞公辞官之心。然后说到唐太宗战乱任用年迈李靖,穆宗、文宗在天下安宁时不任用裴度而出现治国混乱的现象,强调文潞公在朝中的重要性,由此阻止其辞官。其后还记载了《张文定公墓志》称赞苏东坡文章的话“世以轼为知言”等等。从上述中就可以看出,苏东坡对典故史实十分熟悉,对事物有高深的见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2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