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朱厚熜《七律·送毛伯温》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3 13:21:23

朱厚熜《七律·送毛伯温》千家诗赏析

朱厚熜〔二〕

大将南征胆气豪〔三〕,腰横秋水雁翎刀〔四〕。

风吹鼍鼓山河动〔五〕,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六〕,穴中蝼蚁岂能逃〔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八〕。

〔一〕毛伯温(1487—1544):字汝厉,吉水(今江西境内)人,正德进士,嘉靖间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有《毛襄懋集》、《东塘诗集》。

〔一〕朱厚熜(1507—1566):父为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胞弟,封兴王。明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朱厚熜承统,为世宗皇帝,年号嘉靖,时年十四岁。朱厚熜迷信道教,祈求长生不老,竟长期不视朝政,由严嵩执掌大权,政治腐败,使国势日趋没落,政治和经济都出现深重危机。

〔三〕大将:毛伯温。南征:嘉靖十八年(1539),毛伯温率兵征讨安南,次年进驻南宁,兵不血刃而安南平定。

〔四〕秋水:形容宝刀如秋水般明亮。雁翎刀:形似雁翎的刀。

〔五〕鼍鼓:鼍皮制成的鼓。鼍,扬子鳄。

〔六〕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这里指安南王族。

〔七〕蝼蚁:安南叛军莫登庸部。

〔八〕朕:皇帝朱厚熜自称。先秦时人可自称为“朕”,自秦始皇后“朕”成为帝王的自称。

【点评】诗作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毛伯温出征前。嘉靖十五年(1536),安南(今越南)世孙黎宁派人向明世宗诉说莫登庸叛逆之事,十八年,毛伯温率兵征讨安南,次年进驻南宁。诗描绘出毛伯温的英雄气概,王师的声威浩荡,用麒麟和蝼蚁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出师必胜的信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2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