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曹豳《春暮》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大道家园 2023-07-23 13:06:29

春暮

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累官至福州知府,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全宋诗》录其诗七首。

《春暮》采用比较的方法,写以快乐的心情迎接夏天的到来。前两句写所见。首句写春天即将过去,但是落花却无人过问。通常人们对待落花都会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痛惜之情,但是这句诗却一反常态,对春天即将过去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次句却用赞赏的态度歌颂了夏天树木所造成的冉冉绿色,它是那么生机勃勃,无边无际。

后两句写所闻。三句写黄莺已经歌唱了一个春天,引起了审美疲劳,所以对于莺声的消失,不是很在意。末句,诗人怀着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响成一片的蛙声,它是那么的热烈而欢乐。“青草池塘”会使人联想起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它们的好处是极其自然,而又生意盎然。

宋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基本上通过议论说明春夏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春夏两季各有各的美景,没有必要苦苦挽留即将过去的春天,夏天的树木特别茂盛也是令人非常满意的。此诗采用形象化的语言讲了同样的道理,显得理趣盎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1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