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①,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②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③在天涯④。
【注释】
这是一首表达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和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的小令,元代马致远作。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剧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①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②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③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④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大意】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赏析】
秋时易感,这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古人说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正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四季的冷暖不同,不同的自然景色随着四季的变换往复循环,无止无休。人的内心也随着这些变化而触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悦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而,每到秋天,文人们便忍不住要忧愁一次。
又是一个秋天的黄昏,一年的时光至此开始进入后半程,一天至此也行将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完成一天的使命。目光所及满目凄凉,藤是早已没有了生命的枯萎的藤;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把它吹向生命的终点;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静谧、温馨。家乡、亲人远在天涯,这一切让人牵挂,也让人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只能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厉,前路更加迷茫。
【拓展】
元代白朴曾作《天净沙·秋》,意境、写法与上文相近。小令全文如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2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杜牧·清明》题解与鉴赏
下一篇: “近世诗家三杰”并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