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题解】
本篇选自《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人。唐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作品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风格清淡幽远。有《孟浩然集》。今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岳阳楼》诗题一作《临洞庭》,又作《望洞庭湖上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1)。气蒸云梦泽(2),波动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注释】
(1)虚、太清:均指天空。此句意谓水天相连,含容天宇,混而为一。(2)云梦泽:古时洞庭湖一带低洼之地的统称,范围很广。(3)端居:平常居处。犹隐居不仕。耻圣明:有辱清平治世。
【导读】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阔大。这两句是写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泽,波涛奔涌,好似摇动了岳阳城。后四句则“比物写志”,表达自己生在太平时代却无建树的羞惭,以及希望入仕却无人举荐的怨艾,说明诗人并未放弃一展抱负的热情和机会。
此诗“兴象”特出,诗人的情感与物象融为一体,气势磅礴而又含蓄蕴藉,独具意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8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名山记忆与辞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