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垫
[定义] 表达中先用与主题意义相关相似的景象作为陪衬,然后在此铺垫的基础上显现主旨的一种修辞方式。这样铺垫起兴,连类而通,避免语义直白,显得语势舒缓,韵致优美。
衬垫的构成关键在于:形式上景象在前作陪衬,意义上景象与主题相关联。
[例释]
例1:太阳在月亮身上打了个主意,于是有了夜的宁静。愿聪明人更聪明。(给同学的元旦贺卡)
例1借月亮反射太阳光的事实和情境来隐喻和赞美人的某种聪明,于是,一个常年不变的贺卡主题,因为衬垫而鲜活亮丽。
例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例2诗人并没有每句都写舟行的快速,在第三句宕开一笔,用两岸猿声作陪衬,使情景发生了改变,起到了衬垫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6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语言平衡
下一篇: 什么是类字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