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化修辞手法
[定义]主观的情感非常强烈时,不禁把周围一些物象注入自己的情感,使其瞬间主观化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化境。
“情化”是王易《修辞学》中所用术语,陈介白称之“化境”(《修辞学》)。“情化”的特征在于说写者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与行为,物象可以被人格化,也可以依然故我,依旧是物,并未人格化。
[例释]
例1: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木,下有伤心之春草。……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灞陵行送别》)
例2:天地为愁,草木凄悲。(李华《吊古战场文》)
“伤心”春草,“断肠”处所,天地“愁”,草木“悲”,都是因为言说者情感浓烈,而使物象一瞬间情化的缘故。
王国维“境界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情化”即属“有我之境”。从现代美学角度阐释,情化产生于“移情作用”。“移情作用”的发生是由于审美主体在凝神观照事物之时,瞬间由物我两忘而至物我同一,于是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使无情事物有情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6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歌创作技巧·楼梯体
下一篇: 引喻的诗歌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