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张翼之《七国考》中国名著简介

大道家园 2023-07-22 21:07:22

作者:张翼之

《七国考》十四卷,编纂者董说,字雨若,又字月函,号俟庵,又自号补樵。明末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清朝初年,他剃发为僧,号南潜,著书十余种,合题《补樵书》。

《七国考》以《战国策》和《史记》为主要材料来源,兼取先秦诸子及杂史,分类辑录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七国的典章制度,分为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和琐征共十四门,亦即十四卷。体例与《会要》大体相同。

战国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战事连年,典章文献百不存一。《七国考》将战国时期各国的典章制度广为辑录,便于查考。只是由于引书不够谨慎,甚至把一些小说、寓言一类书里的话,也收集了进去。还大量引用春秋时期的史料,几乎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所引史料本身错误的也不少。如“奉阳君李兑”本是赵国人,但书中赵“职官”和燕“职官”中并出“奉阳君”。有的门类又残缺不全,如天文方面,只有“灾异”一门。所以《四库全书提要》就怀疑《七国考》不尽出于董说一人之手,“殆说未成之稿,偶为后人传录欤?”

中华书局在1956年将《七国考》排印前,曾据《守山阁丛书》本为主,另以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进行参校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5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