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相落凡尘
楚石梵琦
有形有相落凡尘,无相无形未是真,
不在范围天地内,数声清磬一闲人。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卷十九,
卍续藏第一二四册页二八五下
【白话新唱】
心中存有形体、色相的概念的人
必然轮回于尘世
心中没有形体、色相的概念的人
也未必领悟大道
真正的悟道者超越有无的两种极端
他的心不在天地范围之内
他的生活却也不妨
在清磬声里做个无事无烦恼的闲人
【分析与鉴赏】
人往往为了脱离一个极端,却走向另一个极端。
例如,爱一个人爱到了极点,却不能结成连理,于是转而恨之恨到了极点!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只能说:“何苦如此呢?”
就修行来说,修行人常为了排除对“有”的执著,复又陷入对“无”的渴求,这就像关闭了前门拒狼,却又大开后门迎虎,更糟糕!
有与无,其实是源自人类根深蒂固的二分法的思考模式。
二分法,是人类的基本思考方式,也潜藏着一切人类冲突的祸种。
例如,把人分为男人与女人,就造成两性的对立。把人分为台湾人、外省人,就造成族群的对立。把人分为中国人、外国人,就造成国家对立。
真实的世界是复杂而又融合的一体,但是,二分法却把世界切割成无数对立的碎片。
最根本的,当人把“我”从世界分离出来,其他的变成了“我之外的”,就开始了每一个人痛苦的一生。
大自然的一草一花一石一木,大概也常常叹着气说:“人呀!何苦如此呢?”
[1]本诗原题名《象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4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骈文《西山十记》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