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鲁迅《随感录三十八》散文全文

大道家园 2023-07-22 02:56:55

鲁迅《随感录三十八》散文全文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得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不幸中国偏只多这一种自大:古人所做所说的事,没一件不好,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这种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计算起来,可分作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传》中牛二的态度。

五种之中,甲乙丙丁的话,虽然已很荒谬,但同戊比较,尚觉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还有一点好胜心存在。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或寻求人家一点破绽,聊给自己解嘲。这虽然极是可笑,但比那一种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夸示于众的人,总要算略高一步了。

戊派的爱国论最晚出,我听了也最寒心;这不但因其居心可怕,实因他所说的更为实在的缘故。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法国G.Le Bon著《民族进化的心理》中,说及此事道(原文已忘,今但举其大意)——“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昏乱的人,定然不少;有讲道学的儒生,也有讲阴阳五行的道士,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所以我们现在虽想好好做“人”,难保血管里的昏乱分子不来作怪。我们也不由自主,一变而为研究丹田脸谱的人物:这真是大可寒心的事。但我总希望这昏乱思想遗传的祸害,不至于有梅毒那样猛烈,竟至百无一免。即使同梅毒一样,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既可医治;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只希望那班精神上掉了鼻子的朋友,不要又打着“祖传老病”的旗号来反对吃药,中国的昏乱病,便也总有全愈的一天。祖先的势力虽大,但如从现代起,立意改变:扫除了昏乱的心思,和助成昏乱的物事(儒道两派的文书),再用了对症的药,即使不能立刻奏效,也可把那病毒略略羼淡。如此几代之后待我们成了祖先的时候,就可以分得昏乱祖先的若干势力,那时便有转机,Le Bon所说的事,也不足怕了。

以上是我对于“不长进的民族”的疗救方法;至于“灭绝”一条,那是全不成话,可不必说。“灭绝”这两个可怕的字,岂是我们人类应说的?只有张献忠这等人曾有如此主张,至今为人类唾骂;而且于实际上发生出什么效验呢?但我有一句话,要劝戊派诸公。“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我们自己想活,也希望别人都活;不忍说他人的灭绝,又怕他们自己走到灭绝的路上,把我们带累了也灭绝,所以在此着急。倘使不改现状,反能兴旺,能得真实自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野蛮也很好。——但可有人敢答应是“是”么?

大家文言文1. 大家 用文言文怎么说 大家:诸位、众位、列位;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辈”等不是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它们只是短语,如“我曹”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仍是从“我”翻译出来的,“曹”字翻译成“这些人”。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2. 文言文中大家的意思 妇称夫之母《晋书·列女传·孟昶妻周氏》:“君父母在堂,欲建非常之谋,岂妇人所建!事之不成,当於奚官中奉养大家,义无归志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丈夫的母亲《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众人 大伙儿唐 杜荀鹤 《重阳日有作》诗:“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西沉且莫回.”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四折:“你我大家,都要秉公守法哩!”《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你看他大家在那里捉迷藏捉得好不热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他没法,把自己的话有头有尾的说给大家听.”大作家 大专家宋 叶适 《答刘子至书》:“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明史·唐顺之传》:“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董思翁画册题记》:“此可见公少即能画,涉历至老,既成大家,犹不自满.”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自来所谓大家的文章,除掉卫道的门面话,抄袭摹拟而来的虚浮话,还剩些什么东西?”古指卿大夫之家《书·梓材》:“王曰:‘ 封 ,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 孔 传:“言当用其众人之贤者与其小臣之良者,以通达卿大夫及都家之政於国.” 蔡沉 集传:“大家,巨室.”《左传·昭公五年》:“ 箕襄 、邢带 、叔禽 、叔椒 、子羽 ,皆大家也.”《国语·晋语一》:“大家邻国,将师保之.” 韦昭 注:“大家,上卿也.”后即以称豪门贵族.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唐 韩愈 《杜君墓志铭》:“ 杜氏 大家,世有显人.承继绵绵,以及公身.” 明 黄信 《明道篇》卷四:“今之论治者,见民日就贫,海内虚耗,不思其本,皆为巨室大家吞并所致.”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奴仆对主人的称呼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彦思 奴婢有窃骂大家者.”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河内 司马惟 之奴 天雄 死后还,其妇 来喜 闻体有鞭痕而脚著锁,问云:‘有何过至如此?’曰:‘曾醉,窃骂大家,今受此罪.’”《百喻经·奴守门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寳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古代对女子的尊称《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故 虞氏 抑而不登,但称‘大家’而已.” 清 刘大櫆 《章大家行略》:“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 章大家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汉 蔡邕 《独断》:“天子自谓曰行在所……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初令宫人宣勅示 王后 ,后曰:‘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是吾分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大家计必杀儿,愿容儿衣冠就死.”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陛辞南归恭纪》诗之一:“云影觚棱曙色开,鸡鸣问寝大家来.”。

3. 文言文中大家的意思 详细解释 妇称夫之母 《晋书·列女传·孟昶妻周氏》:“君父母在堂,欲建非常之谋,岂妇人所建!事之不成,当於奚官中奉养大家,义无归志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 丈夫的母亲 《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

众人 大伙儿 唐 杜荀鹤 《重阳日有作》诗:“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西沉且莫回。”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四折:“你我大家,都要秉公守法哩!”《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你看他大家在那里捉迷藏捉得好不热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他没法,也不会,把自己的话有头有尾的说给大家听。” 大作家 大专家 宋 叶适 《答刘子至书》:“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

《明史·唐顺之传》:“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董思翁画册题记》:“此可见公少即能画,涉历至老,既成大家,犹不自满。”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自来所谓大家的文章,除掉卫道的门面话,抄袭摹拟而来的虚浮话,还剩些什么东西?” 古指卿大夫之家 《书·梓材》:“王曰:‘ 封 ,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 孔 传:“言当用其众人之贤者与其小臣之良者,以通达卿大夫及都家之政於国。”

蔡沉 集传:“大家,巨室。”《左传·昭公五年》:“ 箕襄 、邢带 、叔禽 、叔椒 、子羽 ,皆大家也。”

《国语·晋语一》:“大家邻国,将师保之。” 韦昭 注:“大家,上卿也。”

后即以称豪门贵族。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唐 韩愈 《杜君墓志铭》:“ 杜氏 大家,世有显人。承继绵绵,以及公身。”

明 黄信 《明道篇》卷四:“今之论治者,见民日就贫,海内虚耗,不思其本,皆为巨室大家吞并所致。”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彦思 奴婢有窃骂大家者。”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河内 司马惟 之奴 天雄 死后还,其妇 来喜 闻体有鞭痕而脚著锁,问云:‘有何过至如此?’曰:‘曾醉,窃骂大家,今受此罪。

’”《百喻经·奴守门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寳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

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古代对女子的尊称 《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故 虞氏 抑而不登,但称‘大家’而已。” 清 刘大櫆 《章大家行略》:“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 章大家 。”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汉 蔡邕 《独断》:“天子自谓曰行在所……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初令宫人宣勅示 王后 ,后曰:‘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是吾分也。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大家计必杀儿,愿容儿衣冠就死。”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陛辞南归恭纪》诗之一:“云影觚棱曙色开,鸡鸣问寝大家来。”

4. 请大家帮我文言文翻译啊~《百川灌河》《涸辙之鲋》《心不在马》《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涸辙之鲋 庄周家里很穷,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我就要收租税了,等我收到以后,借给您三百斤,好吗?”。

5. 【大家觉得文言文难懂吗 学习文言文,先秦的散文是一把进入文言世界的钥匙.如果把先秦的文言文弄通了,那么,自两汉以后的文言的障碍就不大了.代表作品应该是《左传》吧?学习文言文,要注意,除了最常用的几个虚词(之、乎、也、者、以、焉、哉、于、诸、何……)以外,关键的其实是实词.就想学英语,要背单词一样,学习古汉语,也要记住实词.尤其是那些和现代汉语中意义稍微有些区别的那些“微殊”的实词:比如说:“走”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步一步的前行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走”却是现代汉语中“跑”的意思.……这种“微殊”的实词,在古代汉语的实词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要特别注意.否则,读起古文来,就会“望文生义”,出许多错误.还有,学习古汉语,特别要注意的事情是,在古汉语中,一般来说,单音词占了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说,一般都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另外,学习个汉语还有一个特别的捷径,就是一定要弄清楚中国古代的一些基本文化常识、官制、礼仪制度……等,这样,学习起古代汉语,就会简单多了.查看原帖>>。

6. 大家来翻译古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关于《随感录三十八》的一些问题西哲说:事实胜于雄辩。我当初很以为然,现在才知道在我们中国,是不适用的。
去年我在青云阁的一个铺子里买过一双鞋,今年破了,又到原铺子去照样的买一双。
一个胖伙计,拿出一双鞋来,那鞋头又尖又浅了。
我将一只旧式的和一只新式的都排在柜上,说道:“这不一样……”
“一样,没有错。”
“这……”
“一样,您瞧!”
我于是买了尖头鞋走了。
我顺便有一句话奉告我们中国的某爱国大家,您说,攻击本国的缺点,是拾某国人的唾余的,试在中国上,加上我们二字,看看通不通。
现在我敬谨加上了,看过了,然而通的。
您瞧!十一月四日。

想起林语堂说的一句话,先生就是“一只令人担忧的白象”,他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深入的观察视角,他能看到其他人看不见的,想不明白的,知道了也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在旧中国,如果说西方还存在着事实胜于雄辩,那么,可怜的中国剩下就是某些当权者的掌控话语权,不存在事实公正,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细读几遍,越发体会到先生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恨。对于中国状况无情的鞭挞,先生心中又是多痛苦,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 我们的中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他曾经离幸福那么近,整个童年都那么幸福,有百草园,有三味书屋,有儿时玩伴闰土,有社戏、五猖会,还有水乡小船之上吃过煮熟的罗汉豆,我想,先生一生都不曾忘怀。13岁,人生的转折点,随着祖父的贬官,家道中落,父亲也重病不起了。他尝到了从小康之家落到困顿的滋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