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文辞类纂《韩退之子产不毁乡校颂》全文

大道家园 2023-07-22 02:17:52

古文辞类纂《韩退之子产不毁乡校颂》全文韩退之子产不毁乡校颂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呼!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古文辞类纂《韩退之子产不毁乡校颂》全文韩退之子产不毁乡校颂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呼!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古文辞推荐(转载存档)文孤子按:

见到过不少推荐文目,这篇最齐全,名为130篇,其实也有可商榷之处,如辞赋类25篇可去掉屈原《九章》9篇,余16篇。另哀祭类14篇,可去掉屈原《九歌》10篇,余4篇,稍嫌单薄。这样算下来,实有111篇。

选书选文,本为一家之言,自斟酌之。不盲从,读自己喜爱之文,不亦善乎!

为初学古诗文的朋友推荐一百三十篇古文辞,时常玩习,文言撰作必能驾轻就熟,于桐城笔意亦或能略涉。文体分类皆依清姚鼐《古文辞类纂》,篇目亦多出于此。

一、论辨类(16篇)

贾谊《过秦论上》

韩愈《原毁》

韩愈《原道》

韩愈《讳辩》

韩愈《获麟解》

韩愈《师说》

韩愈《争臣论》

韩愈《杂说一》

韩愈《杂说四》

柳宗元《桐叶封弟辩》

欧阳修《朋党论》

苏洵《管仲论》

苏轼《留侯论》

苏轼《贾谊论》

苏轼《晁错论》

苏辙《六国论》

二、序跋类(10篇)

司马迁《秦楚之际月表序》

司马迁《高祖功臣侯年表序》

司马迁《外戚世家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勃《滕王阁序》

柳宗元《愚溪诗序》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三、奏议类(13篇)

《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宫之奇谏假道》

《召公谏厉王止谤》

《张仪司马错议伐蜀》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论积贮疏》

晁错《论贵粟疏》

司马相如《谏猎书》

诸葛亮《前出师表》

诸葛亮《后出师表》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柳宗元《驳复仇议》

四、书说类(22篇)

《王孙满对楚子》

《吕相绝秦》

《子产不毁乡校》

《范睢说秦昭王》

《乐毅报燕惠王书》

《鲁仲连说辛垣衍》

《触詟说赵太后》

李陵《答苏武书》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李密《陈情表》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孔稚圭《北山移文》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韩愈《与陈给事书》

韩愈《答李翊书》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五、赠序类(8篇)

韩愈《送董邵南序》

韩愈《送孟东野序》

韩愈《送杨少尹序》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送石处士序》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欧阳修《送杨寘序》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

六、诏令类(2篇)

《汉高帝十一年求贤诏》

《汉武帝元封五年求茂材异等诏》

七、传状类(3篇)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苏轼《方山子传》

八、碑志类(2篇)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欧阳修《泷冈阡表》

九、杂记类(11篇)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丰乐亭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超然台记》

苏轼《喜雨亭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十、箴铭类(2篇)

扬雄《酒箴》

刘禹锡《陋室铭》

十一、颂赞类(2篇)

刘伶《酒德颂》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十二、辞赋类(25篇)

屈原《离骚》

屈原《九章惜诵》

屈原《九章涉江》

屈原《九章哀郢》

屈原《九章抽思》

屈原《九章怀沙》

屈原《九章橘颂》

屈原《九章悲回风》

屈原《九章思美人》

屈原《九章惜往日》

屈原《卜居》

屈原《渔父》

宋玉《对楚王问》

扬雄《解嘲》

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陆机《文赋》

陶渊明《归去来辞》

鲍照《芜城赋》

江淹《别赋》

江淹《恨赋》

韩愈《进学解》

杜牧《阿房宫赋》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后赤壁赋》

十三、哀祭类(14篇)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屈原《九歌云中君》

屈原《九歌湘君》

屈原《九歌湘夫人》

屈原《九歌大司命》

屈原《九歌少司命》

屈原《九歌东君》

屈原《九歌河伯》

屈原《九歌山鬼》

屈原《九歌国殇》

贾谊《吊屈原赋》

李华《吊古战场文》

韩愈《祭十二郎文》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3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