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颂之十:双泯
普明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十牛图颂》,卍续藏第一一三册页九二三上
【白话新唱】
人与牛儿双双不见了
月光明亮、清寒
照出万事万物空寂的本质
如果你要问
这其中蕴涵了什么终极的道理呢?
你看大自然
花花草草依然生机勃发
【分析与鉴赏】
双泯,“人牛不见杳无踪”,没有能牧的人,也没有所牧的牛,犹如没有能修行的人,也没有所修行的法。我执与法执,连根拔除,所有的对立,皆融摄于佛性中,即“明月光寒万象空”。
这时候,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全体展现。
修道就像绕个大圆圈,走了老远老远,结果又回到原点。最初的起点就是最后的终点,可是呢,表面相似实不同,同样是“野花芳草自丛丛”,境界大不同。
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未参禅前与得个休歇处后,都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两者的境界却有云泥之别。
十牛图,等于是将修道的历程分为十个阶段,可以做为修行人自我检验的参考。莲池株宏曾在序里说:“普明未详何许人,图颂亦不知出一人之手否,今无论。唯是其为图也,象显而意深,其为颂也,言近而旨远。学人持为左券,因之审德稽业,俯察其已臻,仰希其所未到,免时得少为足,以堕于增上慢地,则裨益良多。”
问问自己,你是第几头牛呢?
附记:玉琳通琇和诗曰:
谁为所牧谁为牧?认影牵风彻底空。有问其中端的意,早知刍犬吠茅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2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崔涂《七律·旅怀》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