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五绝《骆宾王·易水送别》诗词赏析
骆宾王〔二〕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三〕。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一〕易水:水名,发源于河北易县。
〔二〕骆宾王(638?—685?):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为“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七岁即以《咏鹅》诗出名。曾从军西域,久戍边疆。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准备改唐为周。徐敬业据扬州起兵,骆宾王任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起草《讨武瞾檄》。徐敬业兵败,下落不明。有《骆宾王集》。
〔三〕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替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出发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点评】诗题一作《于易水送人》。作于唐高宗仪凤四年秋(679),骆宾王出狱后离开长安奔赴定襄(今山西)时。一说作于唐高宗开耀元年(681)诗人出使燕齐时。此诗借荆轲易水别燕丹的史实,抒发了诗人易水别友人的无限凄楚以及古今同悲的深沉感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7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杜濬《古树》表达遗民志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