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①黄。
陶令②篱边色,罗含③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④。
【注释】
①冶冶:艳丽。
②陶令:指陶渊明。
③罗含:(公元293年—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④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我愿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里,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这里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菊中有我,我中有菊。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7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徐灿《踏莎行·芳草才芽》怆怀故国词作
下一篇: 赵嘏《七律·长安秋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