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引·朱瑄
徐福楼船竟不还,祖龙旋巳葬骊山。
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关。
“祖龙”系秦始皇的代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人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缟池君(水神)。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奉璧以闻始皇,“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始皇不逾一年果死。“祖龙”之称即原于此。秦始皇在历代诗人笔下,主要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咏始皇的诗,大多集中在写秦长城、焚书坑、阿房宫(即始皇墓)等史事上。朱瑄的这首《祖龙引》则是始皇生前觅不死之药一事立言。在他之前,则有唐人胡曾《咏史诗·东海》取材相同。诗云:“东巡玉辈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徐福是由齐入秦的方士。秦始皇曾按他的意图,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乘楼船入海求仙。他入海求神药十年不得,乃居海上不归。胡曾就此事嘲笑说,不是没有求仙之路,只是始皇寿数太短,等不到徐福回来就先下世了。这也算就史实翻出一点新意,但他的冷嘲显得寡味,而且意义不大。而朱瑄就不同了,他比胡曾在着想上跨了一大步,不仅翻新史实,且有深刻的寓意。
“徐福楼船竟不还,祖龙旋已葬骊山。”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即位之初,就在骊山为自己修筑陵墓,深穿三泉,下铸铜穴以护棺椁,广修宫殿楼观,贮藏奇珍异宝,并以水银为江河湖海。一面却又遣徐福出海觅不死之药。而徐福此去作“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竟不还”三字道出始皇的失望。结果仙药没得到,骊山墓倒派了用场。一个“旋”字,就是胡曾“先下世”三字之义,言其寿数何促也!而朱瑄这两句,实已抵胡曾全诗。以下便是他翻出的新意了。
“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关。”据《十洲记》:“东方祖州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上。”此即“长生草”。“诸侯尽入关”则指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及六国诸侯的后人,纷纷起兵响应,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引蒯通语)刘邦率军先攻入函谷关,秦王子婴降,遂亡秦。这两句是说,如果秦始皇真的得到长生草而继续活下去,那么他一定会亲眼看到帝国的覆灭。那么,他求药不得乃幸乎?不幸乎?这就留给读者去想了。
胡曾《东海》诗之所以浅薄,就在于他卖弄一番口角,却仍以始皇未得不死之药为憾事。朱瑄《祖龙引》的深刻,则在于他指出始皇本人的不能长生无足遗憾,而秦的国祚不长,二世伊始旋即亡国,这才是最大的憾事。所以他的批判已超越了题材本身,不限于批判始皇的迷信神仙,而更把矛头指向秦代暴虐的政治。此《祖龙引》所以耐读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名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