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惠洪《崇胜寺后,赞美修竹》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0 00:06:47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惠洪

惠洪,俗姓彭,字觉范,是北宋后期诗僧、诗评家。这是一首赞美修竹的诗。崇胜寺,所在未详。据吴曾《能改斋漫录》:“黄太史(庭坚)见之喜,因手书此诗,故名以显。”看来可能是诗人大观中入京前的作品。

首联赞美修竹的节高风清。“长身”正点题内“一根秀出”,“高节”从“长身”来,而含义双关。风骨清癯,既写秀竹外形的颀长清峻,更传出其内在的美质与风神。这一联写修竹,形神兼备。“自”字强调其风骨天然生成,值得玩味。

颔联拍合题内“竹尊者”的称谓,以寒松对衬,进一步赞扬修竹的高节与风骨。秦始皇在泰山遇暴风雨,休于松树下,遂封其树为五大夫。“寒松作大夫”用此典故。修竹、寒松,本来都是高洁坚贞品格的象征,但现在修竹虽仍风骨凛然,作为隐君子的化身一向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寒松却接受了大夫的称号,成为尘俗中的官宦而受到人们的讥笑。寒松与修竹出处的不同,更衬托出修竹的风清骨峻。“尊者”系梵文Ᾱrya的意译,指僧人德智兼备者。这里说“爱君修竹为尊者”,似有以修竹隐指高僧之意,观后两联其意更明。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同参木上座”,指共同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修竹虽被呼为“尊者”,却非真僧,故说“未见同参”。佛经故事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於菟即虎的别称),这里说“空余听法石於菟”,谓“竹尊者”亦未听法。自唐代后期南宗禅流行,重顿悟而不重渐修,诗人暗示这位“竹尊者”也是这一流僧人。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抹月批风,谓用风月当菜肴,是文人表示家贫无可待客的戏言(细切叫抹,薄切叫批),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可参证。末联说,如果戏将修竹的一片秋色——深绿的竹色分给僧人的斋钵,不知道这“抹月批风”的秀色能否饱人饥肠?言外之意是说,这秀竹之秋色虽可悦目怡情,却未必真可餐。语意幽默。

语句枯淡,不施涂泽,意境清雅,而骨子颇硬,并时有诙谐的风趣。这是此诗的特色,也正是后来江西派所追求的境界。无怪江西派开山祖黄庭坚见而喜,以致手书此诗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