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李 唐
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早期的题画诗,大多数由诗人为画家或藏画家题写,如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和《画鹰》等都是。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画家在画上自题所作的诗,从而逐渐形成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传统。李唐这首《题画》诗,就是其中较早的著名作品之一。
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题发挥,用以抒写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寻味的。
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钱唐人宋杞云: 李唐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他写了这首诗,用来讥讽当时社会上崇尚艳丽花鸟画的风气。
“云里烟村雨里滩”才七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景形象地凸现出来。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 上方是云烟缭绕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滩,一静、一动,相互衬映。画中景色是朦胧的,但画面是清晰的,山村隐约可辨,滩声仿佛可闻,不给人任何晦涩的感觉。这幅画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俗话说得好:“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但常人往往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少真正的审美能力,对这种意境高妙的画看不上眼。诗人写道:“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牡丹,一名富贵花)。意思是说如果画牡丹花,施以浓色重彩,定会大受时人欢迎。这自然是反话。这种反话,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忿世的怒火。亦庄,亦谐,痛快,淋漓。这种风格,为后世许多题画诗所效法。如明代徐渭《题墨牡丹》云:“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就可明显看出李唐此诗对他的启迪。
李唐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都很有造诣。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构图精炼,用笔有力,着重创造意境。在画水的技法上,他改用一种盘涡动态之势,颇使“观者神惊目眩”。如此诗首句“云里烟村雨里滩”,就显示出李唐在创造意境和构图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至于爱发议论,那是宋代诗人的习气,而李唐此诗的议论毕竟较富理趣,反而使人感到深刻有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千古伤心数纳兰——读纳兰性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