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歧
[定义] 巧妙地利用话语的多义性,当接受者以其中一项意义理解时,就调用另一项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戏弄对方并为自己开脱的一种修辞方式。
谭永祥在《修辞新格》(增订本)对用歧格的定义是:“利用词语意义或情境意义造成的两歧,以收到预期的言语效果。”可参见。
[例释] 按照用歧的构成手段,可分两类:
(1)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关系构成用歧。
例1:赵本山: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范伟:八个猴。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两猴。
赵本山:正确,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两猴。(小品《卖车》)
例1赵本山利用“骑”和“七”同音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陷阱,如果范伟理解为“七”,赵本山就以“骑”为答案,如果范伟理解为“骑”,赵本山就以“七”为答案,不管怎样,范伟总是错的。
(2)利用词语的多义关系(包括语境意义)构成用歧。
例2:赵本山:说你家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呢?
范伟:因为我家小狗讲究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告诉他原因。
高秀敏: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艺来。
范伟:“出生”的“生”啊!(小品《卖车》)
例2中赵利用“生”字的多义性设计了这个局,“生跳蚤”一般的含义是“寄生跳蚤”,当范按一般思维理解时,赵就调用出“生”的另一个义项“生育”进行歪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散文的情节因素
下一篇: 略说“开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