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特别是讽刺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用和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量。反语带诙谐、幽默、辛辣的特点。反语有两类:①褒贬反语,即明褒实贬,或明贬实褒。如: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带小鸟巾。”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这里全用反语描写其“佳胜”,明说“无赖”,实说“有趣”;明说“恼杀人”,实则“爱杀人”;明说“钩衣”“刺眼”意似可憎,实则“可喜”、“可爱”。②讽刺反语,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体变修辞手法
下一篇: 诗歌创作技巧·凸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