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隐语」

大道家园 2023-07-19 15:51:04

隐语

[定义] 利用双关、借代、析字、用典、藏词等手法将意思显示于言外,须经分析解释才能明白的一种修辞方式(《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又称廋辞、廋语。

隐语常以隐约透露之法和隐伏、奇谲的形式来暗示本意。其语义表达隐晦曲折,难于为一般人所理解。隐语常是特定集团或群体为了秘密传递信息而自行规定的专门用语,它使用范围极窄,只是特定集团或群体内部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现象。

[例释] 按其所用方法,隐语常见的有:

(1)析字式。

例1:“妾脱帽”(女),“牛一”(先生)。

(2)双关式。

例2: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曹雪芹《红楼梦》)

“菱花”代指“英莲”(英莲后改名香菱),“雪”谐音双关,暗指“薛”(蟠),该诗以隐语暗示英莲的命运。

(3)借代式。

例3:“使白”(清末以来建筑业指粉刷墙壁)。

(4)用典式。

例4: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龙图刘公烨未第前,娶赵尚书晃之长女,早亡。而赵氏犹有二妹,皆未适人。既尔刘公登科,晃已捐馆。夫人复欲妻之,使媒妇通意。刘公曰:‘若是武有之德,则不敢为姻;如言禹别之州,则庶可从命。’”

“武有之德”和“禹别之州”是两个典故,刘烨把真意隐藏在典故中。

(5)藏词式。

例如,上例“武有之德”是“七”的藏词,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我无焉,何以示子孙?”“禹别之州”是“九”的藏词,出自《尚书·禹贡》:“禹别九州。”刘烨用用典式和藏词式隐语隐藏不愿娶七姨而愿娶九姨之意。

(6)秘密语式。

例5:“油嘴”(旧时河南戏曲界指炒鸡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