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跌
[定义] 先用一些话语作衬托,造成一种语义惯性,然后出其不意地把语意转到毫不相关的其他方面去,造成语意急转跌宕的一种修辞方式。衬跌类似相声中的”抖包袱”,突兀中产生幽默效果。
结构上衬跌有”衬”和”跌”两部分,为了突出”跌”的效果,”衬”的部分一般连用几个句子或分句作铺垫。
[例释]
甲乙互发手机信息
甲:在哪里?
乙:在深圳,在想你。
乙的回复巧妙地利用了”在”的功能特点,以”在深圳”作铺垫,把表处所的惯性突然转接到心理方面去。
[辨析1] 衬跌与顿跌。见”顿跌”条。
[辨析2] 衬跌与反衬(见”衬托”条)。都有”衬”的特征,衬跌也可以是相反性质的事物前后为衬,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极力铺陈得胜凯旋的盛况,后一句突转,写出眼前的冷寂衰败,语义跌宕,即用了衬跌手法。两者的区别是:
衬跌的特点在于语义流转,在一定语势下突转,以收到意外的效果,关键在于一个”跌”;反衬的特点是语言的静态衬托,如《诗经·;鹿鸣之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士从军去的生离死别,与依依不舍的杨柳形成反差;”我来”的兴奋之情与”雨雪霏霏”的寒冷形成对照,这里只有静态反差对照,没有动态的前后流转,反衬就是为了突出反差,烘托情绪,关键在于一个”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9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小品文
下一篇: 诗歌创作技巧·横向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