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拟修辞手法
[定义]刘成刚《“反拟”试说》(《修辞学习》1990年第4期)认为,反拟是拟人的一种,即否定形式的拟人。
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分析宋朝王禹偁的诗句“数峰无语立斜阳”时说道:“按逻辑说来,‘反’包含了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他们“无语”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的废话。”
[例释]
例1: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华,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鲁迅《在酒楼上》)
例2:泉太好了。……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老舍《趵突泉的欣赏》)
例1中“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好似几株老梅会介意深冬;例2中“永不疲乏,永不退缩”,仿佛趵突泉能知道“疲乏、退缩”。这些否定句在语义上都预设着肯定命题,都是运用只有人类才具有情感的反拟格的描写手法。
反拟可归入比拟辞格的下位辞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同语」
下一篇: 什么是设式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