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我与李杜

大道家园 2023-07-19 12:47:56

我与李杜

风神峭拔爱诗仙,独爱豪奢擅一先。

总是横空出奇想,也曾飞韵画鸿篇。

头颅屡破情频换,志气难消志未迁。

阅尽枯荣才会得,沧桑独在少陵边。

余少年时独爱李太白。盖飞扬跋扈,最得葱茏心性;豪迈恣肆,独有青春色彩。

余热切襟抱中,太白乃不老传奇,盛唐青春图腾所系。姑不论其峨眉山月之飘逸,金陵酒肆之潇洒,梦中天姥之雄奇,天谪蜀道之奔放。只论其垂暮之年,杖履请缨;临路之际,鹏鸟咏诀;醉酒拒诏之传说,赴水捉月之演义,无不出人意表,令人神往。

太白之率真,使人心潮澎湃;太白之俊逸,使人心慕手追;太白之天然,使人叹为观止;太白之神韵,使人气沮神伤。余青春岁月,与太白歌行相俯仰,虽不得其致,竟能感其气,于生于息,休憩与闻,亦今生快事也。

少年心性,以恣肆为自在,以悲壮为襟抱。最心仪者,《将进酒》也。每吟咏之际,至于泣下沾襟而不能自持者时或有之。三年濡染,毕生浸润,其在斯欤。

虽亦慕老杜之名而颇涉猎之,然当时心境,实不能解老杜之高明。惟讽诵而已,殊难切情。雅好其浑熟节奏,而昧于其品相仁心。于遒劲骨力处,亦隔雾看花了未可得。虽略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之沉着,“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之峭拔,然则内心深处,犹以“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乱去看乡愁”之妙曼多姿为尚。最喜《秋兴八首》,犹以《秋兴八首·其八》为妙致,至其颔联,更吟诵半载不觉乏味。竟皮毛之论而薄珠玑之要,多才艺之征而鲜襟抱之得。青春浅躁,其不偶于少陵深致,亦可知也。

渐得少陵之味,已逾而立之期。

余当年挟《唐代文化史》之心得,遍访江北硕学,度长絜大,一较天下。翻觉士林陵替,学浮识浅,俗调滥觞,阀阅冥顽。能从容论学者,惟三五辈;只滥竽充数者,竟百数十。乌烟瘴气,惨不忍睹;泥沙俱下,耻与为伍。便无忝附学林之心,遂起浪迹江湖之志。

彼时襟抱萧索,志气超然。呼吸之间,翻觉李杜之格,实一体两面,同道分期之双壁也。性情而外,更无二致,李则盛世之杜,杜则丧乱之李。李之飘逸,非不明其质也,是不屑也;杜之沉郁,非不明其致也,是不忍也。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志虽自嘲,亦老杜写照也。老杜“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虽赠太白,亦夫子自道也。盛世亦然,乱世亦然,真正诗家,知音杳然。其寂寞深处,宁非诗心本色,驻世悲情欤?

能见太白之沉郁,而得少陵之激昂;始见诗道之弘廓,才知人事之曲折。得“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之厚味,竟“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之神韵,翻觉格调风致,非少年心性所能尽备,必平生阅历始成其神会。

从兹而后,置李杜于案头,常诵不辍,时诵时新。亲近高明,濯洗风尘;谦冲自牧,不敢凌人;与得与失,赏鉴风神。于是渐得蓄志养心之道,了无诗道蒙昧之惑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8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