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衬
[定义] 把两个相关联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可以关联的方面,对举陈列、对映互衬、相得益彰的一种修辞方式。
映衬的特点在于:两方面的内容并举、相互辅衬、双方无主次之别。
[例释] 根据映衬双方的性质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1)反映:对映互衬的双方具有相反关联的特性。
例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例1“噪”与“静”,“鸣”与“幽”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环境状态。单调的蝉鸣响在空寂的林间,因为蝉声夺耳,倒觉得林子十分幽静,又因为林子里的幽静反衬得蝉声更加喋噪,这里“噪”与“静”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鸣”、“幽”相映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这是对客观世界里一种相反相生原理的揭示和运用。
(2)对衬:映衬双方没有相反对立的关系,存在相向关联的特性。
例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例2“迢迢”、“皎皎”的星象特征相互映衬;在我们的文化家园里,“牵牛星”、“河汉女”也关联一体。古诗把物理世界、文化世界的事物紧密关联、相互映衬,产生的效应是1 1>;2,甚至无穷大。
[辨析1] 映衬与衬托。都具有一方帮衬另一方的特点。区别是:
相衬双方的关系不同。映衬双方是联合关系,互相依赖,双方受益;衬托双方是偏正关系,一个做背景,一个为中心,语义重心在被衬托一方。
[辨析2] 映衬与舛互。见“舛互”条。
[辨析3] 映衬与点染。见“点染”条。
[辨析4] 映衬与对照。见“对照”条。
[辨析5] 映衬与影响。见“影响”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歌创作技巧·新词赋体
下一篇: 什么是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