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死活
若任死诗埋活诗,自家风骨便凌迟。
枉循舟刻空求剑,不待魂还强借尸。
谢罢心花犹未足,拾来牙慧又难师。
冬烘已擅雕工美,若个灵犀肯入时。
诗有死活,末流不知。
所谓死诗,泥古炫才,空洞乏味,拾人牙慧,忝作风雅,无病呻吟。窃前人意境,摹前人风致,发前人幽情。
所谓活诗,食古而化,度今以成,言之有物,慨寄由情,鲜活生动。融前人理法,立当下雅言,得雅人真致。
时辈有以古味为诗味者,以为模仿古人思想感情始能称诗,略抒己意,便惶恐悚惕,视为怪异。此辈虽生理活于当下,诗情早殁于陈窠。死诗滥觞,与此辈招魂干系甚深。
时人有力主惟新,法承古道,诗说时事者,以为学古人诗,宜借鉴古人咏当时事之法度,试咏作者当时事,读古人诗,咏当下事,续新乐府,抒现实情。此活诗之端绪也。
活诗死诗之判,即死活之限,虽康德之智,惠施之辩,不能调和万一,道不同故,势使然也。
人之作诗,非死即活。一语昧时泥古,死期渐也;一语应时明志,活力萌也。活法不娴熟,只活得不好,犹得一口气在;死法虽精熟,墓中枯骨,无作为也。
死活之道,存乎一心,不可不察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7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歧疑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下一篇: 柳絮才高不道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