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新西兰诗歌

大道家园 2023-07-19 09:54:17

新西兰诗歌新西兰诗歌

在1840年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前,土著居民毛利族虽然已有口头文学流传,但这种原始的文学形式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新西兰流传的毛利语韵诗体为当地诗人如克雷吉利的约翰·巴尔等运用掌握,但是,这种原始的诗歌传统得以继承、记载下来的只是凤毛麟角。因此,新西兰文学基本上指的是英语文学,历史较短,受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

新西兰诗歌开始走向成熟是在1907年新西兰取得独立后,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此以前,新西兰诗歌基本上是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模仿和承袭。1872年,艾尔弗雷德·多梅特依照维多利亚时斯的风格并且借用流行的浪漫主义手法写作了毛利族史诗《兰诺尔夫与霍莫希亚》。当时,还有一些风景诗歌写作技巧娴熟,但大多数是诗人在对思念英国故土的情绪下的感伤之作,描写往往失真。19世纪90年代的繁荣使第二代殖民者开始有了民族意识,一些作者也表现出真正的诗歌才华,如政治活动家和改革家威廉·彭伯·里夫斯、杰西·麦凯、布兰奇·鲍汉等。但是要创作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诗歌的愿望,还须等待下一代的作者来实现。

20世纪早斯的新西兰诗歌和当时英国诗坛情形类似,作品都比较平庸。但也和英国乔治五世时代的诗人一样,虽无革新创见,但作品清新多姿,可称铁中铮铮者也不乏其人;这些诗人有:阿诺德·沃尔、艾伦·马尔甘、J·C·比格尔霍尔、厄休拉·贝瑟尔、艾琳·达根、沃尔特·达西·克雷斯韦尔、R·A·K·梅森等。其中厄休拉·贝瑟尔以深邃的沉思情怀和娴熟的艺术手法描写过坎特伯雷的景色。艾琳·达根创作了她的形象有力、独具特色的诗歌语言。克雷斯韦尔和梅森表达了对祖国的特殊情感。前者像对待令人烦恼的恋人一样,表达了对于祖国既深切依恋,又毅然割舍的矛盾心情,后者则采取古罗马斯多噶学派的态度,冷眼观察着人生的短暂和帝国的衰落。

1930年出版的诗集《科海金库》包括了大部分20年代左右的作品,其中虽然未见上乘精品但可以窥见变化端倪。30年代是现代新西兰诗歌走向繁盛的时期,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社会不满等情况,反映了新西兰作为正在成长的国家实体在秩序紊乱的世界上寻找自己位置的经历。成长起来的新西兰诗人不但可与同时代的欧洲诗人,如奥登、麦克尼斯等并肩齐踵,甚至可以赶上老一辈的诗人,如艾略特、庞德、里尔克等。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进步转化而不是突发式的革命。整个过程在“罗宾·海德”(艾里斯·威尔金森)的创作发展中得到证明。他的作品从浪漫主义晚期的美学表现方式发展到使用当代习用语的表现手法。J·R·赫维和巴兹尔·道林也都是以写作传统诗歌而闻名的。

这一时期,前后两代诗人的作品在诗坛交相辉映,其中的后起之秀有阿瑟·雷克斯·杜加德·费尔伯恩(1904—1917)、丹尼斯·格洛弗(生于1912)查尔斯·布拉什(1909—1973)、艾伦·柯诺(生于1911)等人。他们的表现手法既粗犷有力,又情意脉脉,既浪漫不羁,又讽刺入微,这些特点可见之于费尔伯恩的系列长诗《多米尼昂》,也可见之于布拉什的短篇抒情诗《朗吉托托风光》。这一时期的诗人已经培养出自觉的民族意识,并且对整个世界情势进行了观察与思考。1940年,麦考密克及M·H·霍尔克罗夫特发表了关于新西兰诗歌的研究论文,标志着新西兰诗歌已经走向成熟。几年之后,布拉什组织出版了诗刊《登陆》第一期,柯诺的诗选也在此期间问世。

成长起来的新西兰诗歌及其研究表现了一个神话般的天地,这里的岛国风光,轮廓分明,但充满着神秘感,甚至带有难测的险意。因此,当时的诗歌中一系列象征性用语都反映了这类环境——海岛、大洋、沙滩、群山和丛林。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瓦休拉·贝瑟尔的《长港》、克雷斯韦尔的《李特尔顿海港》、柯诺的《最低潮》、费尔伯恩的《荒原致函友人》等。这些诗歌中孤独的、无牵无挂的人物形象(如梅森作品中的无业游民、格洛弗作品中的哈里或者阿拉瓦塔·比尔),在心理活动的描述上,使人联想起一些重要的新西兰小说的笔法。

在更为年轻一代的诗人中,已经对这种“神秘的岛国孤僻感”表现出自觉的、有时是做作的反对倾向。在创作实践中,这意味着一些诗人正在扩大写作领域,较多地描述城镇风光,接受外国作家,如波德莱尔、哈特·克莱恩、罗伯特·洛威尔、迪伦·托马斯等的影响。同时诗人们在作品的篇幅上也倾向于采用长诗或组诗等长篇形式,如阿利斯泰尔·坎贝尔的《哀歌》、基思·辛克莱的《半月湾歌谣》或帕特·威尔逊的《小驻拜里索代尔》等诗篇。但是这些新的作品并未废弃旧日的岛国神秘感,而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扩大了写作领域。这种趋向还可见之于路易斯·约翰逊编的诗歌年鉴,其中包括的诗人有玛丽·斯坦利、鲁思·达拉斯、肯德里克·史密西曼等。最能代表这一点的是詹姆斯·巴克斯特(1926—1972)。他的作品范围广阔,色调富有变化,并能从民间汲取营养,拓宽写作范围。

新西兰的诗人们几十年来已经创作、发表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歌,并为开展诗歌批评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后诗坛的任务这一是通过批评以及自我批评,总结提高,促使新西兰诗歌更好地发展。

20世纪30年代前新西兰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新西兰诗歌基本上是移植和模仿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这时期比较出色的诗人有查理·鲍恩(1830—1917)、托马斯·布雷肯(1843—1898)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新西兰的诗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其最重要的诗人有艾琳·梅·达根(1894—1972)、阿瑟·雷克斯·杜加德·费尔伯恩(1904—1957)、查尔斯·布拉什(1909—1973)、托马斯·艾伦·门罗·柯诺(1911—)、詹姆斯·丹尼斯·马修斯·格洛弗(1912—)、詹姆斯·巴克斯特(1926—1972)等。

现代新西兰文学是什么?20世纪20、30年代,新西兰的小说,逐步趋于成熟,开始具有了新西兰的民族特色。这时的作家作品有:琼·德万尼宣传男女平等和社会主义,她的第一部小说《肉店》(1926)曾轰动一时。艾伦写有《潦倒书生》(1936)和《篱雀》(1937)。内利·斯坎伦擅长刻画妇女形象,她从1922年开始撰写世家小说《彭卡罗》(1932),展现了整个世纪的新西兰生活图景。
新西兰现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是:约翰·李写过3部小说,其中《穷人家的孩子》(1934)及其续篇《被追捕者》(1936)以19世纪90年代经济萧条为背景,描写贫民窟中悲苦的生活。罗宾·海德的作品较多,比较著名的是《去地狱的护照》(1935)及其续篇《岁月又何曾坑人》(1938),以及历史小说《将你一军》(1936)和自传体小说《长嘴涉水鸟飞翔了》(1938)。约翰·马尔根只留下一部小说《孤单的人》(1939),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萨吉森著有长篇小说《我在梦中看见过》(1949)和3卷自传《一次已足》(1973)、《很多啦》(1975)、《永远不够》等。但他的主要成就在短篇小说方面,1934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反映新西兰经济萧条时期的社会生活。此后著名的作品有《和我叔叔的谈话》(1936)、《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1940)和《那个夏天》(1940),其中《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被称作“新西兰的声音”,是一部相当成熟的作品。他取法海明威,而不落窠臼。上述4个作家的创作,标志着新西兰的小说创作已达到成熟阶段。
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品。短篇小说以盖斯凯尔的《巨大的猎物》(1947)、珍妮特·弗雷姆的《礁湖》(1951)、莫里斯·沙德博尔德的《新西兰人》(1957)、莫里斯·达根的《伊曼纽尔的土地》(1956)和《砂金矿坑的夏天》(1965)比较著名。莫里斯·达根(1922~1974)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一生只留下20多篇短篇小说,却可与曼斯菲尔德和萨吉森媲美。珍妮特·弗雷姆(1924~)也写长篇,以第一部《枭鸟确在鸣叫》(1957)著名。
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新西兰诗歌基本上是移植和模仿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这时期比较出色的诗人有查理·鲍恩(1830~1917)、托马斯·布雷肯(1843~1898)等。罗纳德·阿利森·凯尔斯·梅森(1905~1971)在20世纪20年代后所写的抒情诗也别具特色,被称为“新西兰第一流的诗人”。他生前担任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1957年率领新西兰文化代表团访问过中国。他在20世纪30、40年代在奥克兰曾建立人民剧院和新剧院团体,共写过30多个剧本,已出版的有《老爷讲话》(1938)和《中国舞蹈》(1962)等。
20世纪30年代以后,新西兰的诗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其最重要的诗人有艾琳·梅·达根(1894~1972)、阿瑟·雷克斯·杜加德·费尔伯恩(1904~1957)、查尔斯·布拉什(1909~1973)、托马斯·艾伦·门罗·柯诺(1911~)、詹姆斯·丹尼斯·马修斯·格洛弗(1912~)、詹姆斯·巴克斯特(1926~1972)等。新西兰的戏剧创作起始于19世纪。第一个剧本是1848年詹姆斯·亨利写的《玛尔西利娜》。此后,从事戏剧创作的著名作家有本杰明·法杰恩、乔治·达雷尔等。到20世纪有两个剧作家颇负盛名,即《不告而别》、《白色别墅》的作者雷金纳德·伯克利(1890~1935)和《风雨》的作者莫顿·霍奇(1904~1958)。
20世纪40年代以后,涌现了一批用英文写作的毛利族作家,最著名的是霍恩·图哈里(1922~)、帕特里夏·格雷斯(1937~)和威蒂·伊希马埃拉(1944~)。图哈里是诗人,出版过诗集《不是普通的太阳》(1964)。女作家格雷斯则有短篇集《威阿里基》(1980)和长篇小说《月亮睡了》(1980)。伊希马埃拉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集《绿岩,绿岩》(1972)与《新网捕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7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