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温庭筠连累子孙 韦端己光耀祖先

大道家园 2023-07-19 08:00:13

温庭筠连累子孙 韦端己光耀祖先温庭筠连累子孙 韦端己光耀祖先

温庭筠一生都没有中进士,不是因为考试综合征,而是因为他把科考当成了一门生意,主考恼他做枪手,结果一辈子都不录他,还连累了他的儿子;韦庄是大唐诗人中年龄最大的进士,其一生犹如励志小说,最终在年近花甲的时候中了进士,结束了半辈子的考试生涯。

和温庭筠一起参加考试的举子中,有个叫黄巢的山东曹州人。传说下面这首《题菊花》是他八岁时的作品,由此可见黄巢也是一位天才诗人。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成年后去长安参加科考,沿着当年骆宾王走过的道路。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唐朝最初和最后的才子都来自山东,而且最后都走上造反之路。只不过骆宾王是唐朝的忠臣,而黄巢是唐朝的掘墓人。黄巢八岁写的这首《题菊花》艺术水准远在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之上,如果他们的作者身份以及写作年龄没有疑问,我们完全可以说黄巢的天才超过骆宾王。

温庭筠当时名声很大,黄巢肯定认识他。很可能正是温庭筠的经历刺激了黄巢,他觉得既然温八叉这样的考试机器名门之后都不能金榜题名,自己永远只能做陪考,所以他在经过几次落第之后,站在曲江南岸当年陈子昂摔琴推销自己的地方,望着皇家园林紫云楼,开始考虑下次进京是带笔还是带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知是不是因为崇拜陶渊明,黄巢特别喜欢菊花,不过命运使他贩盐黄海边,而不是采菊东篱下。多年的读书赶考使家里负债累累,他决定跟随村里的年轻人走私还债。当时贩盐就像现在贩毒,利润很高但是风险也很大,逮住了不是关就是杀。盐贩们被迫全副武装自己,而且发现结伴行走远比跑单帮风险小。私盐贩子的队伍不断壮大,有时即使官军预先设好埋伏,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多势众的盐贩策马高歌而过。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信心膨胀的盐贩在王仙芝带领下举旗造反,次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在湖北牺牲,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广明元年(880年)起义军相继攻陷洛阳、长安,唐僖宗效法唐玄宗逃奔成都。黄巢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这是唐朝最有意思的地方,连造反派都是诗人。不但造反的是诗人,领兵镇压的也是诗人。镇海军节度使高骈是镇压黄巢的官军主将,他写过《山亭夏日》这样的好诗。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另一位镇压黄巢起义的大将是凤翔节度使郑畋。郑畋十八岁中进士,因为年龄太小引起唐武宗怀疑。唐武宗让主考官把他的试卷拿来亲自核实,方才相信没人舞弊。郑畋最著名的诗是《马嵬坡》。据说就是因为这首诗,有人认为他有做宰相的潜质,后来果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黄巢起义最后在河东节度使沙陀人李克用和起义军叛徒朱温等人夹击之下失败,黄巢本人在泰山狼虎谷遇害。他兵败被杀应无可疑,但是一首据说是出自他手的诗《自题像》却让他的死扑朔迷离。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因为从这首诗来看,他并没有战死,而是做了出家人。同样的故事后来发生在李自成身上。现在很多史学家都相信李自成没有战死九宫山,而是在离湖北九宫山不远的湖南石门夹山寺归隐。

据说黄巢的姬妾中有很多是官宦妻女。得意忘形的唐僖宗在献俘仪式上问她们:“你们都是功臣宿将的后代,祖祖辈辈享受国家的恩惠,为什么要变节从贼?”为首一个女子回答道:“黄巢凶暴,朝廷百万大军抵挡不住逃往巴蜀。陛下和满朝文武指责我们女人之前,请先扪心自问。”唐僖宗哑口无言。

唐僖宗在位的时候发生过黄巢起义,而且他还问出上面这种愚蠢的问题,但他毕竟是唐朝的皇帝,在他身上也发生过和诗歌有关的风雅事。他曾经发动宫女为边疆战士制作征袍。神策军士兵马真在袍中发现金锁一枚,同时附有诗歌一首。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

马真正缺钱买酒,所以跑到集市上去出售金锁。同行的士兵以为他是小偷,悄悄向上司报告。主将得知详情后,不敢擅自处理,只好向朝廷通报。唐僖宗命令马真赴京,把写诗送金锁的宫女许配给他,成就一段姻缘。马真感激涕零。后来僖宗逃往剑南,马真知恩图报,始终不离左右。

唐朝进士考试不糊名,对那些有一定实力和名气的考生不是坏事,因为主考官一般不敢忽视他们。但对温庭筠却不是好事,因为在当朝官员眼里,温庭筠就是文人无行的代名词。

其实温庭筠出身高贵,他和杜牧一样,都是著名宰相的后裔。他的远祖温彦博是初唐名相,和房玄龄、魏征同殿称臣,做过唐太宗的中书令。温彦博在做并州道行军长史的时候,曾经兵败被俘。突厥严刑拷问他唐军虚实,他拒绝回答,于是被幽禁在阴山苦寒之地牧羊,直到突厥和唐朝修好才释放。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苏武牧羊,当时也确实有人把他比作苏武。他生前被封虞国公,死后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温庭筠对祖先被赞为苏武非常骄傲,他写过一首《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其中“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写边塞风景可以媲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更是律诗对仗的典范。

温庭筠根正苗红,才思敏捷,按理来说一考就中。但他却和杜甫一样,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题名金榜。杜甫是因为一上考场就紧张,温庭筠正好相反,在考场无比放松。晚唐进士考试体裁和之前略有不同,要求考生写格律严谨的文赋,整篇文章必须八处押韵,不多不少。温庭筠牛到叉手之间便成一韵,八叉手八韵即成。古人宽袍大袖,叉手大概就是冬天把双手交叉插进袖筒取暖的动作。温庭筠因此被人称为“温八叉”。其他考生见此情景,觉得有机可乘,纷纷收买温庭筠。

大概是觉得帮人舞弊可以显示自己的才能,顺便增加经济收入,温庭筠竟然上瘾,“日救数人”。可是他自己在考官眼里却臭名昭著,很多考生都通过他的帮助金榜题名,他自己却一直名落孙山。由此可见当时对读书人非常宽容,要换了我们这个迟到半小时就取消考试资格的年代,温庭筠肯定上了教育部的黑名单,永远不准他进考场。

唐宣宗李忱是晚唐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趁吐蕃和回纥衰落,派兵“收三州七关,平江岭以南”,名义上打通了丝绸之路。他在写诗的时候用到“金步摇”,格律诗要求对仗,他自己想不出来,于是让主考官从考生中当场征对。温庭筠对以“玉条脱”,皇帝赞不绝口。金步摇和玉条脱都是当时女子的饰物。

在考场之外,温庭筠同样以炫耀才情出名。据说李商隐出过一个上联考他。

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温庭筠略一思索就对出下联。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先后辅政三十六年。郭令就是中兴重臣郭子仪,他做中书令的时间很久,主持官员考核多达二十四次。

唐宣宗喜欢《菩萨蛮》词,宰相令狐绹自己写不出来,就让温庭筠代笔,说好你拿稿费我署名。可是温庭筠改不了爱炫耀的本性,很快就泄露出去,让令狐绹觉得很丢人。温庭筠不但不道歉,反而说“中书堂内坐将军”,讽刺令狐绹没有学问。

唐宣宗不但喜欢舞文弄墨,还喜欢微服私访出宫游荡。这天他在街上看见有个书生被大家围住索要签名,一打听正是温庭筠。他也上去凑热闹,想看看温庭筠是否名实相符。

“温兄,久仰大名。你要是能猜到我的身份,今天午饭我请。”

温庭筠见他盛气凌人,后面还有一些趾高气扬的跟班,所以故意轻视他。

“你肯定是家财万贯的财主。”

“不是。我是国家干部。”

“你是长史、司马之类的处级干部?”

“不是。”

“六参、簿尉之类的科级干部?”

“也不是。”

“朝中的大官我基本都认识,所以你肯定是乡下来的土财主。你最好别在这里冒充领导,赶快回去喂猪。”

皇帝气得七窍生烟,体温下降血压上升。侍卫们赶紧把他抬回宫殿。

温庭筠当面羞辱皇帝的事情慢慢在民间传开,朝廷官员自然宁可信其有。温庭筠知道自己考进士已经没有指望,所以希望能弄个官职养家糊口。他是温彦博的后人,按照惯例可以通过门荫做官。本来这事吏部就可以直接办理,但吏部尚书担心皇帝生气,所以去向宣宗请示。宣宗不想让人觉得他小气,所以答应让温庭筠做官,不过他要亲自写制词。制词就是委任状。温庭筠做隋州隋县尉的制词如下。

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称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

隋县就是现在的湖北随州,他的《瑶瑟怨》应该就写于做隋县尉期间。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大中末年,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镇守襄阳。不知是欣赏温庭筠的才情还是觉得温庭筠可怜,他征辟温庭筠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经五十出头,那个在考场任性逞才、在欢场倚红偎翠的才子已经进入暮年。当时和李商隐、温庭筠齐名的《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也在徐商帐下。他们三人在家族中都是排行十六,所以人称“三十六”。

温庭筠过了段时间诗酒唱和的安定日子。他那些深美闳约的曲子词,多半是写在这段时间。可惜好景不长,徐商奉召回京后,温庭筠只能再次流浪。他先去了江东,然后又去了淮南。冤家路窄,他曾经得罪的令狐绹此时正是淮南节度使。穷愁潦倒的温庭筠不改风流本性,和贵族子弟裴诚、令狐滈流连欢场。酒酣耳热之后他写了《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其中这个令狐滈可能是令狐绹亲旧,令狐绹觉得自己有义务关照,他认为温庭筠会让令狐滈误入歧途。于是年过六十的风流才子,竟然因为违反宵禁被令狐绹部下巡兵打掉了牙齿。温庭筠一气之下回长安到处申诉,可是有关部门置之不理。这件事本身很可疑,令狐绹应该不至于亲自下令,但他的那些手下很可能得到他暗示。

咸通六年(865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一个没有考上进士的人任教国子监,说明还是有人承认温庭筠的学问。温庭筠心血来潮,决定把举子们的文章定期张榜公布。此举会影响举子们的声誉从而影响进士考试,对试图做手脚的权贵子弟不利。加上所选文章指陈时弊,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宰相杨收接到投诉之后,把温庭筠贬为方城尉。

赴任前夕,好朋友纪唐夫为他践行。纪唐夫说温庭筠“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温庭筠再也受不住命运的打击,在去方城的途中病逝。

作为晚唐著名才子,温庭筠兼擅诗词。诗词本属一体,所以词又名诗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诗词逐渐分工,诗的题材很广,几乎可以说包罗万象,而词主要用来写儿女情长。

温庭筠的诗歌写得精致清明,除了前面列举的几首,他最著名的诗是《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千古传诵。相传欧阳修非常欣赏,曾仿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

温庭筠也曾经去过四川并留下名作《利州南渡》。利州现在是四川广元的一个区。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徽。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他还写过《咸阳值雨》这样的写雨名作。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才而不得志。温庭筠和他同病相怜,所以特地去徐州下邳陈琳墓拜祭。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是花间派代表作家,和后面将要说到的韦庄齐名。在唐朝温庭筠算不上伟大诗人,但他却是超级词人,堪称词家开国功臣。他的经典词作很多,这里随意列举两首。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的放浪形骸不但让自己怀才不遇,还拖累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温宪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名落孙山,明显是受他的声名狼藉牵连。温宪失意之下在崇庆寺墙壁上留下一首诗,控诉自己的悲惨遭遇。

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宰相郑延昌是压制温宪的朝官之一,偶然在上香时看到这首诗,心生怜悯,回去之后召见当年做知贡举的赵崇,对他说:“我过去做知贡举的时候,因为温宪是温庭筠之子,所以深恶痛绝。今日看见他写的一首诗,才知他处境实在可怜,希望你能让他通过考试。”温宪因此才考中进士。

在中国文学史上,温庭筠和韦庄主要是以词人的身份出现。不过韦庄早年却是著名的“秦妇吟”秀才,到了晚年在蜀国生活安定,才开始写词消磨时间。

传说韦庄是韦应物的四世孙或初唐宰相韦见素的后人。古人虽然有比较严格的家谱确认身份,但是中国人自古喜欢夸耀自己的出身,所以绝不放过同姓的名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后,天下李姓纷纷和他们祖孙划清界限。可是到了隋唐以后,李广祖孙虽败犹荣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唐朝皇室宣称自己是李陵的后人,连李白也对宰相张镐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攻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从讲故事的角度,我们更愿意相信韦庄是韦应物的后人。韦氏自古名人辈出,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韦家出了个韦小宝,帮助康熙皇帝力擒鳌拜,光宗耀祖。

《秦妇吟》是韦庄经过黄巢之乱后写的一首长诗,他因此一举成名。据说韦庄小时候做过白居易的邻居,曾经向白居易拜师,所以《秦妇吟》带有明显的新乐府的印记。其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样的诗句,王公大臣触目惊心;并且明言兵匪一家,戳穿官府爱民如子的谎言。韦庄生怕这样的诗篇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麻烦,所以晚年不愿再提起这首诗。他家本有一组上书整首《秦妇吟》的屏风,也被他付之一炬。

韦庄到成都后修葺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闲暇时候就在草堂隐居,所以他的诗文集也叫《浣花集》。《浣花集》是他弟弟韦蔼为他编选的,上面也没有收录他赖以成名的《秦妇吟》。这首古代文人第一长诗竟因此失传,直到20世纪初,有个姓王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无意间掉进一个封闭千年的藏经洞,《秦妇吟》和一批敦煌曲子词才得以重见天日。

韦庄也是个风流才子。年轻时虽然疲于奔命,但他依然到处留情。《女冠子》应该就是写的少年情事。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在山温水软的江南,韦庄一边怀念遥远的故乡洛阳,一边留意身边卖酒的姑娘。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菩萨蛮》是韦庄最著名的词。据说很多日本人修习中国书法的目的,就是向亲友夸耀自己会写“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样美好的词句。整首词明白如话,不过最后一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理解差异比较大。我认为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故乡物是人非,知交零落殆尽,如果不是饱经忧患的老人,最好不要回去,因为你可能无法承受失去亲友的打击。

韦庄的一生绝对是个很好的励志故事。因为在六十岁之前,他几乎一事无成。可是在六十以后的十五年时间里,他成为晚唐著名诗人,也是和温庭筠齐名的花间派著名词人,同时官至前蜀宰相。

韦庄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持之以恒,其次要坚持健身。只要做到这两点,任何人都有可能大器至大师兄。

韦庄是唐朝诗人中年龄最大的进士。他生逢乱世,中年以前颠沛流离。广明元年(880年)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在长安考进士,可是考卷还没看完,学长黄巢已经带兵杀入长安,他差点死在考场上。他的弟弟妹妹都在战乱中失散。四十八岁那年写完《秦妇吟》后,他避战乱来到江南,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是金榜题名。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近花甲的韦庄考中进士,成为唐朝年龄最大的校书郎。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欣喜若狂,差点昏倒在长安街上,韦庄五十九岁才考上竟然安然无恙,可见他有一颗强大心脏。

韦庄还是唐朝诗人中跑得最快的人。他年轻时很懒,觉得生逢乱世读书做官都很危险,不如躲在家里上网聊天。可是亲眼看见杀人场面的可怕之后,他立刻开始长跑特训。他在小腿上绑了两个沙袋,每天早晚在野外跑十几个来回。村里的小伙子都躺在树荫下闲聊美食美女,他却练得大汗淋漓。大家都觉得他是在浪费本来就不多的粮食。这天官兵半夜突然进村抓丁,其他年轻人束手就擒。他逮着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后山,在官兵反应过来之前钻进密林。

持之以恒的锻炼加上经常发生的逃难,韦庄把身体练得超过现在的运动员。当时天下大乱,韦庄一直奔跑在逃难大军的最前面。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几乎没有韦庄没到过的地方。考虑到韦庄主要是靠两条腿奔跑,不得不封他为唐朝的神行太保。

天复元年(901年),六十六岁的韦庄最后一次参加长跑,翻越蜀道逃到最安全的成都,从此结束了一辈子的奔波。西川节度使王建任命他为掌书记。韦庄逐渐升迁为起居舍人、西蜀安抚使。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被朱全忠所杀,王建“思为祖上报仇”,试图发兵讨伐朱全忠,被韦庄劝阻。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唐朝宣告灭亡,韦庄力劝王建称帝。王建做了皇帝后,任命韦庄为宰相。朱全忠试图通过和王建结为兄弟吞并巴蜀,又被韦庄识破。韦庄在蜀期间,蜀国的典章制度多出其手。

但是韦庄情场并不如意。传说他有个小妾不但花容月貌,而且蕙质兰心,文辞清丽。王建借口请她去宫中教授妃子,君门一入深似海,从此韦郎是路人。韦庄寄人篱下,只好忍气吞声。为了宣泄郁闷,他写了一首《谒金门》。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那个美丽小妾看到这首词之后绝食而死。

七十五岁这年,韦庄经常念诵杜甫的“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同年在成都花林坊寿终正寝。人们以为这两句诗是谶言,预告韦庄即将辞别人间。

韦庄和温庭筠一样,主要成就是词,但也写过一些好诗。他最好的诗是《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他还写过《古离别》,说的依然是他魂牵梦萦的江南。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他的《金陵图》似乎是针对高蟾的《金陵晚望》。高蟾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他不以为然。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韦庄对唐朝文学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编辑了《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破天荒地收录妇女诗人十九家。

杜荀鹤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传说他是杜牧之子。杜牧做池州刺史时,妻妾不和,杜妻把已经有孕在身的小妾程氏赶走。程氏改嫁长林乡正杜筠之后生下杜荀鹤。杜荀鹤成年后正好碰上黄巢起义,只好一边躲避战乱一边参加考试,随身带的考试秘籍经常被散兵游勇抢去做手纸,所以多次落第。他对朝廷彻底绝望,转而投靠背叛黄巢后迅速崛起的朱温。

封建文人写诗一般讲究温柔敦厚,即使是批评官府或朝廷,也要掌握分寸。年轻时的杜荀鹤也想做个谦谦君子,所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非常含蓄。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他看不到一点希望,终于忍无可忍。他的《再经胡城县》直接指控县官草菅人命。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他曾长期躲在九华山中读书,所以特别了解“山中寡妇”,还以此为题作诗一首。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因为投靠朱温才考中进士,偏偏朱温的梁朝又维持不久,没能像他的本家朱元璋那样建立一个强盛的王朝。明朝才子杨慎立刻落井下石,把杜荀鹤贬得一无是处。

如果考虑到韦庄和杜荀鹤的晚节不保,晚唐最后一个诗人应该是韩偓。韩偓很小就有才名,十岁的时候在送别姨父李商隐的宴会上即席赋诗,举座皆惊,得到李商隐的高度称赞。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偓小字冬郎,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起义军叛徒朱温改名朱全忠,把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韩偓不肯顺从。有次朱全忠和崔胤登上朝堂,文武百官都起身俯首,只有韩偓端坐不动。朱全忠怀恨在心,多次扬言要杀他,被人劝阻后把他贬为濮州司马。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害唐昭宗改立唐哀帝,假装豁达大度,要将韩偓官复原职。韩偓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带领老婆孩子逃到江西抚州。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派人到抚州邀请韩偓去福建。天祐二年(905年)八月,韩偓自赣入闽,最后在南安定居,这里是著名的板鸭产地。

韩偓最有名的诗是《已凉》,从题目到语言都可以看出李商隐的影响。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他还写过一首名字很长的诗《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屋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唐昭宗李晔被节度使李茂贞赶出长安,又被华州刺史韩建挟持到华州,郁闷中登楼写了一首《菩萨蛮》。

登楼延望秦宫殿,茫茫不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何处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据说当时陪他登楼的大臣和亲王听到这首词后痛哭失声。天可汗的子孙如今只能摇尾乞怜。这首词是唐朝皇室发出的亡国哀音,但皇帝亲自动笔又说明一种新的诗体已经初试啼声。从此以后直到南宋,词的数量和诗相当,成就更是后来居上。

想了解古代诗人的背景时期之类的,有什么这方面的书籍吗?我给你介绍本书 无诗不成唐,李晓润。这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过 叫 唐诗演义, 我个人觉得还不错,特地还买了本实体书。主要写诗人,顺便写了下背景。
第一回 王子安作赋名楼 骆宾王檄惊天后
第二回 陈子昂登台散心 卢照邻投水自尽
第三回 恃才傲物杜审言 近乡情怯宋之问
第四回 张若虚压倒全唐 贺知章老大回乡
第五回 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第六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七回 王昌龄诗家天子 李太白上清沦谪
第八回 王维独坐幽篁里 浩然不才明主弃
第九回 张九龄请斩安禄山 李太白醉挑杨玉环
第十回 李华凭吊古战场 杜甫献赋唐明皇
第十一回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功名祗向马上取
第十二回 杜少陵栖身草堂 李太白流放夜郎
第十三回 祖咏望终南余雪 钱起见湘灵鼓瑟
第十四回 夜泊枫桥成名胜 钦点诗人做翰林
第十五回 韦应物侍卫君王 刘长卿刚而犯上
第十六回 戴叔伦看鲤鱼上滩 刘方平听虫声报春
第十七回 卢纶挂念司空曙 顾况调侃白乐天
第十八回 李君虞夜上受降城 刘禹锡怀古西塞山
第十九回 韩昌黎声讨大鳄 柳宗元同情捕蛇
第二十回 居大不易白居易 始乱终弃元微之
第二十一回 恨不相逢我未嫁 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二十二回 孟东野走马观花 李长吉骑驴觅诗
第二十三回 贾岛推敲月下门 张祜徘徊瓜州渡
第二十四回 沧海月明珠有泪 秋尽江南草未凋
第二十五回 温庭筠连累子孙 韦端己光耀祖先

唐末五代花词代表人物是谁唐末五代花间词人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等。
花间词人
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温庭筠
(约812~870)
中国唐代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数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当前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当前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当前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韦庄
(836年─910年)
唐朝诗人、花间派代表词人之一,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
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韦词注重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首,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其中第一首写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兼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将欲远行的游子痛断人肠,由此词人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劝词。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
风格上,韦词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偶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评价他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ici/496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