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祭朱元晦侍讲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9 04:47:19

《祭朱元晦侍讲文》鉴赏作者:吴小如

陆游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2),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3),路修齿耄(4),神往形留(5)。公殁不忘(6),尚其来飨(7)!

近年来学术界对朱熹的评价已有不小的改变。做为客观唯心主义理学家,做为儒家礼教和封建制度的忠实维护者,朱熹可批判处不少;但他对《诗经》、《楚辞》、《周易》、《三礼》以及《四子书》的整理和研究,对宋代当时政治文化方面的建树,特别是在南宋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宣扬爱国思想,以及他对南方大量读书人所进行的爱国教育,还是有比较重大贡献的。他毕竟是南宋时代一位相当了不起的思想家、教育家。尽人皆知,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对朱熹,既有深厚友谊,又有纯挚感情。朱熹的死,陆游不仅少了一位爱国的知音,也失去了一位学问事业方面的同道。这不能不引起这位老诗人的哀悼悲痛。可是诗人把惋惜悼恸的感情凝汇成有血有泪的祭文,却只有三十五个字。这不仅是作者在语言上有烹炼功夫,更主要的还说明诗人确有控驭感情、浓缩思绪的强大的凝聚力量。同时也说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敢于打破了一般写祭文的模式和框架。

通常写祭文大都押韵。这一篇却是例外。篇中虽有对仗工整的文句,但它也并非骈文。它的体例确很特殊,可仍具有传统风貌。用如此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无穷尽的深情厚谊,使读者但觉其沉痛而忘其风格遒劲,只叹其悲凉而不计其修辞工巧,这说明陆游融诗入文,确有创造性。首二句是对句,但每句自身又各含有一对工整妥贴的对仗短语,“捐百身”对“起九原”,“倾长河”对“注东海”,用典而不泥于典,造语自然朴实而内涵深刻丰富。第一句写客观上抱憾无穷,第二句写主观上悲恸欲绝。由于自己年老,想亲去吊祭而因路途太远又无法奔驰,因此翻转来反而希望朱熹死而有灵,能到他这儿来享用祭礼。这样说自然嫌不够恭敬庄重,却以“公殁不亡”一句把这个不足给弥补了。《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人只要精神不死,功业长存,虽死亦为长寿。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永垂不朽”。“公殁不亡”原带有颂美的意思,而这里却饱含浓烈的感情色彩,故不同于一般浮乏常语。而且这样写,也把陆、朱两人彼此相知之深,友情之笃以不着痕迹的笔触表达出来了。

总之,这确是一篇精粹无比的带有创造性的短篇祭文,做为小品,亦甚具新意。读者自会感到它的词意恳挚,出语不凡的。

陆游对朱熹祭文解释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翻译:我宁愿捐弃我身躯百回而让你得以复活,我泪流绵长如倾覆长河之水奔流东海。路途修远(指当时陆游与朱熹之间相隔千山万水),而我也已齿落髪疏,垂垂老矣(指出自己不能去看你)。我身虽淹留于此,而神魄已往赴你处。我相信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希望你的魂灵来享用我摆下的遥拜你的祭品。

有篇古文讲述听闻朋友还是亲戚死亡格外伤心,便写了一篇文来吊念,那是哪一篇?是不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高中课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
作者: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妆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妆.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不可去,妆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日:"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竞以此而殒其生乎 抑别有疾而致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其然乎 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 呜呼哀哉!尚飨!
“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我个人觉得这一句和您说的格外像,当时就感动了好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