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陇其·书座右》原文注释与译文《陆陇其·书座右》原文注释与译文
杨慈湖知温州自奉最菲①,常曰:“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②?”陆象山知荆门军③,时曰:“簿书目数之间④,此奸贪寝食出没之处。”故于钱谷事综核不遗⑤。张子韶佥书镇东判官⑥,大书于壁曰:“此身苟一日之闲,百姓罹无涯之苦⑦。”读此三言,可悚然于清、慎、勤之不可须臾忘矣⑧。是三先生学术皆偏僻不可为训,而其居官乃能如是。学程朱者其可不知愧哉⑨!书之壁间,朝夕自儆⑩。又当思三先生天资如是之美,所以不能入圣人之室者(11),则以其不善学也。仕优而学,又居官者所当汲汲哉(12)!
【注释】
①杨慈湖:即杨简(1141——1225),南宋哲学家。慈溪(今属浙江)人。曾任国子博士、温州知府,官至宝谟阁学士。因筑室德润湖上,号慈湖,世称慈湖先生。有《慈湖遗书》。菲:菲薄。
②赤子:指百姓。膏血:犹血汗。膏,脂肪,油脂。
③陆象山:即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任靖安县、崇安县主簿,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心学”创始人。曾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有《象山先生全集》。
④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目数:即数目。
⑤综核:统计核对。
⑥张子韶:即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南宋钱塘(今杭州)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第一,历官著作郎、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因反对议和,被秦桧所贬。有《横浦集》。
⑦罹(li):遭受。无涯:无边无际。
⑧悚(song)然:恐惧貌。须臾:一会儿。
⑨程朱:指程颢、程颐和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
⑩儆(jing):警戒,警惕。
(11)入圣人之室:比喻学习孔孟之道的最高水平。《论语·先进》:“由(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2)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译文】
杨简知温州时自奉最菲薄,常说:“我敢用老百姓的血汗使自己肥胖吗?”陆九渊知荆门军,有时说:“文书簿册中的数目之间,这是搞鬼贪污者寝食出没的地方。”所以对于钱谷一类统计核对不遗余力。张九成佥书镇东判官时,用大字写在墙壁上说:“我此身如果一天闲着,就会使百姓遭受无边无际的痛苦。”读这三句话,可感到可怕的是清、慎、勤是不可一会儿忘的。这三位先生的学术都片面不可为训,但他们当官却如此。学习程颢、程颐、朱熹的人岂可不知道惭愧吗?写到墙壁上,朝夕警惕自己。又应当思考三位先生天资是这样美,所以不能学习孔孟之道达到最高水平,则因为他们不善于学习。当好官还要学习,又是当官的人所应当感到迫切的。
陆陇其《崇明老人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下面是我带来的陆陇其《崇明老人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①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②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③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u):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译文:
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已九十七岁。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母亲了。
兄弟几个有五阃门店,每个儿子一个店铺,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子赡养父母,百般孝敬。开始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太久了。”准备每天去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晚餐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中堂聚餐,父母朝南坐,东边是四个儿子和孙子们,西边是媳妇和孙媳妇们。都按辈分坐好,按照次序斟酒祝寿,大概都是这样的。
在老人饮食地方的后面,放一个壁橱,壁橱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捌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的钱少了,儿子们就偷偷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赌钱,四个儿子知道了,便派人悄悄拿了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人家,并且告诉那人家,假装输给了老人,老人自己也不知道。老人胜后,常常很快乐地回来,这样也成了习惯了。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
治学文言文翻译清史稿1.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五百人冲锋陷阵,击退了陈玉成数万大军,可以说居功至伟,接着又大力推行坚壁清野的战法。
当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等人都相继修筑堡垒,联成一气以求自保,皖北被搅得支离破碎,只有合肥西向地区得以保全。曾国籓征调张树声守卫芜湖,后又调防无为,升为知府。
同治无年,张树声领军跟随李鸿章支援上海。李鸿章建立淮军,张树声和刘铭传等人分别领导部分淮军,一起攻下了江阴,张树声被升为道员。
李鸿章曾亲自检阅娄门程学启的军队,又派张树声领军支援荡口。张树声攻破谢家桥,追击到齐门,又在黄埭大败敌军,程学启就势靠城驻军,从此娄门一路太平军再未出现。
同治二年,攻打无锡、金匮,在芙蓉山与敌交战,大破敌军,缴获战船器械不可计数,被赐予“卓勇巴图鲁”的称号,授三品官服。张树声乘胜进逼常州。
第二年(同治三年),连续攻打沿河岸连二十多座太平军营地,都攻破了。攻下常州后,继续进军浙江湖州,诏命授予张树声为记名按察使。
同治四年,被授任江苏徐海道。不久又被授任为直录按察史,赴大名督理防务事宜。
同治九年,张树声被调补到山西任职。过了两年,升为漕运总督,代理江苏巡抚之职。
同治十三年,实授为江苏巡抚。后逢母亲去世,离职归家守丧。
光绪三年,张树声被重新起用,授任为贵州巡抚。正赶上广东总兵李扬才占据灵山一带,集结匪军侵扰越南,朝廷下旨调张树声巡抚广西,处理乱局。
事情平定后,升为两广总督,先后剿平了西林苗匪、武宣积匪(原文直译啊,教科书这“匪”肯定要译为“起义军”的,都懂?)。光绪八年,李鸿章母亲去世,归家办理丧葬事宜。
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又逢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使臣花房义率领500士兵进入王京,强迫朝鲜协议签约。
张树声(接报后)急命吴长庆等人赶赴朝鲜,迫使日方签约退兵。然后吴长庆等夜攻乱党,将乱党从属全部歼灭,朝鲜内乱平定了,张树声又上奏获准,令吴长庆暂时驻防朝鲜。
皇上赞许张树声的能力,加封他为太子少保。第二年,又复任两广总督。
不久,又赶上法国侵略越南,张树声就把法军侵略越南、进逼中国的情况上报朝廷,支持抗法。等到淮军在北宁战败后,张树声自已请求解除总督之职专心治理军队,请求上报后被准许了。
后又被定罪为虚报情况,革职留任。不久,张树声病逝,谥号靖达,在直隶、江苏和本籍合肥建祠纪念。
张树珊另有传记。张树屏,因收复江苏各州县,积累功勋升为副将。
随军征伐捻军,驻扎周家口,多次带兵打胜伏。捻军被平定后,张树屏被升任提督,赐“额腾额巴图鲁”的称号。
后调任山西负责黄河流域的军事驻防。光绪二年,调任驻守河曲、保德。
正逢皖军赶去支援乌鲁木齐,在甘肃一带活动的乱贼曹洪照流窜到后山地区,张树屏正奉命前去视察,接到警情后,乘着大雪追击乱军。乱事平定后,张树声被赐予头品服,被授任为太原镇总兵。
后移防包头,又调防到大同。光绪十三年,请求退休。
到他去世后,李鸿章上报了他的功绩,朝廷给予优厚的抚恤,并在太原建立祠堂纪念他。《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Greysky整理原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粤寇扰皖北,以禀生与其弟树珊、树屏治团杀贼。复越境出击,连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而太湖一役,以五百人陷阵,击退陈玉成众数万,功尤盛,复力行坚壁清野法。
其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辈皆相继筑堡,联为一气,皖北破碎,独合肥西乡差全。曾国籓檄守芜湖,调无为,迁知府。
同治元年,从李鸿章援上海。鸿章立淮军,与铭传等分领其众,从克江阴,晋道员。
鸿章亲视娄门程学启军,遣树声援荡口,破谢家桥,逐北至齐门,又败之黄埭,学启遂逼城而军,於是娄门寇道始绝。二年,攻无锡、金匮,击寇芙蓉山,大破之,夺获战舰器械不可称计,赐号卓勇巴图鲁,予三品服。
树声乘胜趋常州。逾岁,攻河干二十馀营,尽破之。
城拔,进复浙江湖州,诏以按察使记名。四年,署江苏徐海道。
寻授直隶按察使,赴大名督防务。九年,调补山西。
越二年,擢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十三年,实授。遭继母忧,归。
光绪三年,起授贵州巡抚。适广东总兵李扬才据灵山,构匪扰越南,朝旨调树声抚广西治之。
事宁,擢总督,先后剿平西林苗匪、武宣积匪。八年,鸿章丧母归葬,树声摄直督任。
值朝鲜乱作,日使花房义质将兵五百入王京,迫朝议约,树声飞檄吴长庆等赴之,遂成约,寻盟而还。於是长庆等宵攻乱党,悉歼其渠,乱乃定,树声奏令长庆暂戍朝,上嘉其能,加太子少保。
明年,还督两广。会法越构兵,即以法人侵逼状上闻。
逮北宁陷,自请解总督职专治军,报可。复坐按事不实,革职留任。
未几,病卒,谥靖达,予直隶、江苏及本籍建祠。树珊自有传。
树屏,以收复江苏各州县,积勋至副将。从征捻,驻周家口,战。
2. 古文《清史稿》全文翻译 译文:
姚文然,字弱侯,是江南桐城人。明朝崇祯十六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清顺治三年,经由安庆巡抚李犹龙举荐,被授予国史院庶吉士官职。顺治五年,改任礼科给事中官职。
顺治六年,给朝廷上书请求“敕命巡抚、巡按、寻道各级御史根据皇上降恩的诏书清理各地刑事案件,不要任由有司官员拖延轻视。颁发敕令之外,有值得怜悯原谅的,允许专门上疏陈述”。又请重新审定会试落第举人选用的方法,来广泛地使用人才
又请求敕令各省督抚不要胡乱委托私人暂代州县的官职。每个建议都下到礼部商议施行。不久转任工科。
顺治八年,世祖亲政,姚文然上疏请求让都察院甄别各省的巡按御史,与下属部院会同商议,按照六个等次考核,罢黜或晋升有所不同。这一年,江南、浙江遭遇水灾,姚文然请求将受灾地区所应缴纳的漕运粮食折成银两,视灾情的轻重定折多少。
皇上一并采纳。顺治十年,姚文然上疏说大臣获罪不应当用枷锁禁锢,得到圣旨允许施行。后来姚文然升任兵科给事中,请求告老怀乡。
原文: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
既,又言: “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出处:出自赵尔巽的《清史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清史稿》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编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尽管此书存在错误和缺点,它根据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实录、清代的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等,今天也可以见到。
但编者把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就使读者能够得到比校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这部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以文人为主,他们熟读经史,远崇孔孟,近效万(斯同),大多膺任史(文)职,君死臣辱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清史稿》的纂修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但陈腐的观念使史稿的思想性和学术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3. 古文《清史稿》翻译 陆陇其,起初名“龙其”,字稼书,是浙江平湖人。
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四年, 授为江南嘉定县知县。嘉定是个大县,赋税征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铺张浪费。
陆 陇其简朴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遇到父亲告儿子,便含着泪进行劝说,以致儿 子搀扶着父亲而归,从此很好地侍奉。
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调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 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动悔恨。一些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勾结行恶,便给他们戴上枷在 路口示众,看到他们悔过了才释放他们。
有一富豪家的仆人夺走了砍柴人的妻子, 陆陇其派差役将他逮捕治罪,使富豪改变了以往的行为成为善人。遇到官司,陆陇 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其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 便靠里老去治办。
有时也让原告、被告双方都到县衙来进行调解,称为“自追”。 为了征收赋税,陆陇其建立了“挂比法”,写上百姓的姓名以进行对照比较,至于 交纳数额由每人自报。
同时又建立“甘限法”,命令将今日限定交纳中所欠的数额 日后增加一倍交纳。 十五年, *** 因战争需要而征军饷,陆陇其下令征收,并说明“不考虑一官半 职,反而对你们百姓无益,而且对国事也有损坏”。
于是每户发一张知县的名片以 进行劝导,不到一个月,交纳至十万,又赶上征房屋建筑税,陆陇其认为只应征收 市中店铺的税,命令不许涉及乡村百姓家。江宁巡抚慕天颜上疏请求施行繁简不同 的各州县长官更调法,因而谈到嘉定县政务繁杂又多逃税者,陆陇其虽然操行称绝 一世,然而却没有应付复杂事务的才干,应该调到事务简约的县。
此疏下到吏部讨 论后,以才力不及为由将陆陇其降调。县里有某人在道路上被强盗所杀,而其家人 却以仇杀上诉,陆陇其捕获了强盗并审判定案。
刑部认为最初的报告没有说到强盗 事,以隐瞒盗贼的过失夺去陆陇其的官职。 十七年,以博学鸿儒科选拔人才,陆陇其没有来得及参加考试,便因父丧而归 乡。
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枢遵照皇上的命令推举清廉的官员,上疏举荐陆陇其廉 洁对己而爱民,离任的时候,只有几卷图书和他妻子用的一部织机,百姓象对待父 母一样热爱他。皇上命令他守丧期满后可用为知县。”
二十二年,授陆陇其为直隶灵寿县知县。灵寿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劳役繁多 而民俗轻薄。
陆陇其向上司请求,与邻近的县更换服役,可以轮流更代。陆陇其实 行乡约,视察保甲,多发文告,反复教育百姓,务必去掉好争斗和轻生的习俗。
二 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将陆陇其和兖州知府张鹏翮一起作为清廉官举荐。二十 九年,皇帝下诏让九卿举荐学问优长、品行可用的人,陆陇其再次被推荐,得到圣 旨,可以调任为京官。
陆陇其在灵寿七年,离任的时候,道路上站满了百姓,哭泣 着为他送行,如同离开嘉定的时候。陆陇其调京后被授为四川道监察御史。
偏沉巡 抚于养志的父亲去世,总督请皇上让他在任为父守丧,陆陇其说天下太平,湖广又 不是用兵的地方,应该让他尽孝道,于是于养志解任回乡。 三十年,清军征讨噶尔丹, *** 为筹集军费而采用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
御史陈菁请求停止捐款人必须经过保举才能升官的做法,而实行多捐者优先录用的 政策,吏部讨论后没批准实行。陆陇其上疏说:“向捐款者授官的做法并不是皇上 本意要实行的,如果允许捐款者可以不用保举,那么与凭正途而做官就没什么区别 了,再说清廉是可以通过捐款而得到吗?至于捐款者优先录用,等于开了为名利而 奔走争竞的门路,都是不可行的。
特别要请求实行捐款人如果在三年内无人保举, 便让他辞官退职的做法,用来澄清升官的途径。”九卿讨论认为:“如果实行让捐 款人辞官退职的做法,那么希望得到保举的人奔走争竞将会更厉害。”
于是,皇上 下诏让与陈菁详细讨论。陆陇其又上疏说:“捐款的人贤愚混杂,只有靠保举才能 防止其中的弊端。
如果排除保举而只认可捐款授官,这些人有不捐款的吗?议论的 人认为三年没人保举就让辞官退职的做法太苛刻了,这些没有功名的平民得到官位, 居百姓之上三年,已经很过分了,即使辞官退职在家,也像官宦一样,很荣耀了。 如果说到这些人通过钻营求得保举,那么只要总督、巡抚是贤明的,从哪里去奔走 争竞呢?即使总督、巡抚不贤明的,也不能将所有的人全保举呀!”这个上疏更是 言辞激切。
陈菁与九卿仍持不同意见。户部以捐款者都在观望,将会迟误军需为由, 请求夺去陆陇其的官职,发往奉天安置。
皇上说:“陆陇其任官时间不长,不了解 情况,的确应该处分,但是作为言官可以原谅。”正巧,顺天府府尹卫既齐巡视哉 辅,还朝奏报,民心惶惶不安,唯恐陆陇其发配远地。
于是,陆陇其得以免于发配。 不久,命陆陇其巡视北城。
任用期满,吏部讨论将他外调,因而陆陇其告假还 乡。三十一年,陆陇其去世。
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员,皇上打算用陆陇其,左右 侍臣奏报陆陇其已去世,于是用了邵嗣尧。邵嗣尧过去与陆陇其都是由于为官清廉 而由外官调到京城的。
雍正二年,世宗亲临学宫,讨论增加随从祭祀的儒者,陆陇 其在其中。乾隆元年,特赠予清献的谥号,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著作有《困勉录》、。
4. 王冕治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C。
(害:妨碍,伤害) (3分)小题1:D。(写苏辙想归去后管理先辈留下的旧房舍产业) (3分)小题1:B。
(“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错, 作者是借颜回“箪食瓢饮”之乐,追求一种“安贫乐道”精神)) (3分)小题1:(1)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2分)(2)参考答案1: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 (“然”“禄”“于”各1分,句式1分)参考答案2: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原来是他不肯为了求得一点点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
(采分点:“然后”1分,“所以”1分,“以”1分,“害于学”1分。) 译文:我因乌台诗案牵连罪被贬任筠州监盐酒税职。
还未到达住所,天就下起大雨。筠河泛滥,毁坏了州的南城,河水爬上了北岸,刺史府门也被冲坏。
盐酒税机关房舍正好俯临锦江之滨,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我一到达住所,只见房舍破旧不堪,无法安身。
为此,我向州府呈上报告,想借部使者府宅居住。郡守同情我无家可归,答应借给我住。
当年十二月,就撑起倾斜的墙体,把塌了的地方补好,还将听事堂东面的一线长廊辟成房舍,种上两株杉树和上百棵竹子,用作闲休的地方。可是,监盐酒税的工作过去有三名小吏一起做事,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
白天,我就在市场上处理买卖盐酒猪肉征收税务一类的事务,同市人一道评论细小事物,为他人出点力;晚上归来,我已精疲力竭,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到了白天,再去市场履行本职工作,一天到晚不能在所谓“东轩”里面安闲度过时光。
每天早出晚归在东轩旁边穿来穿去,回首望它,我未尝不发出“哑然”的笑声。 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等到我来了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天的休息。
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佛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受阻碍而滞留任上。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可叹啊!有些士大夫,当他们还不懂得高深的道理时,只会沉醉于酒肉,拜倒于财富、权势之下,以财富、子女为重,自以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快乐。
等他遵循规律以求人生之路,才明白花落之后才能收获果实的道理,从从容容地自我享受,全然不管宇宙有多大,以及人生有多大变化,更何况比起那些居于底层的平民百姓呢!所以他们的这种快乐,足以不在乎贫穷饥饿而没有怨恨,即使是王侯公卿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所以没有德行的人是不能享受的。我正想尽力清除身上的污垢,努力向圣贤学习,自觉有所不足,而想有与颜回差不多的福气,似乎是不可能得到的啊!孔子周游列国,位高时当了鲁司寇,位低时则做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触的官职,没有不可以当的。
他所做的都是“达者”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企望的。我既然因罪被贬来到筠州,虽然懂得人身不自由之痛苦,但是监筠州盐酒税之职辞不掉。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人或许同情我,可怜我,让我回归乡间,去管理先辈的旧房舍产业,即使家徒四壁,我也安心居住下去。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追寻颜回箪食瓢饮之乐,怀念东轩的生活,优哉游哉地度日,从而忘掉了人生衰老,然而这不是我现在所能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苏辙作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