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顾志华《四库提要辨证》中国名著简介

大道家园 2023-07-18 23:43:01

顾志华《四库提要辨证》中国名著简介作者:顾志华

《四库提要辨证》二十四卷,近人余嘉锡(公元1883-1955年)撰。这是一部系统订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类错误的专用工具书。撰者写作此书,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述的部分图书,从内容、版本到作者家世生平,都作了翔实的考辨。全书计有四百九十篇,八十余万字,虽然是为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服务的,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哲学以及版本目录等学,都极有参考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图书目录。它的编纂在政治上受到很大限制,又加上主持这项工作的四库馆臣在学术上有门户之见,所以对图书的评价并不都是客观的和公正的。此外,全书工程浩大,编纂时间急迫,因而取材范围也受到影响。如经部多取于朱彝尊的《经义考》,史部、子部、集部多取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一些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也未能善加征引,另外,对许多书的版本源流也没有彻底搞清,有些书甚至根本没有见到原本。这样使全书存在着不少错误失当之处,影响了它的使用。

余嘉锡认真研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逐条进行考辨,花了大量的心血,撰成《四库提要辨证》一书,可谓“一生精力所瘁”之作。全书征引繁富,考证精详,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书目次编排,先摘原文,然后指出它的错误所在,条理清晰,便于对照阅读。现举两个例子。第一订正事实例:卷九史部七目录类一宋王尧臣《崇文总目》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原本于每条之下,具有论说,逮南宋时郑樵作《通志》,始谓其文繁无用。绍兴中,从而去其序释,故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皆云一卷。”把现本《崇文总目》每条之下无论说归罪于郑樵,这是不公平的。余嘉锡详细进行了考辨,引杭世骏、钱大昕等人的文章说明《崇文总目》删去论说的由来,纠正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错误。第二订正作者姓名家世例:卷十五子部六杂家类四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演里贯未详,考封氏自西晋北魏以来,世为渤海蓚人,然《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无演名,疑其疏属也。”余嘉锡根据《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材料,指出封演是封行高或封梁客的曾孙,唐初名相封德彝是其叔高祖,世系很清楚,说他“里贯未详”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的疏漏。这些订正对我们读古书很有帮助。

《四库提要辨证》曾有1937年的排印本,但此系未定稿,仅印史部四卷和子部八卷。1949年全国解放后,撰者又继续进行增补,全书于1952年完成,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印行出版。1980年中华书局再版。新版改正了若干错字,加以标点重排,对我们阅读最为方便。

四库提要辨证 还有研究的必要吗有啊 !
余嘉锡是中国目录学权威,所著《四库提要辨证》一书,凡二十四卷,四百九十篇,囊括经史子集四部书,计八十余万言,是一部研究古籍和学术史的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学者著书立说时如能加以充分利用,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柴德庚非常重视《辨证》。二十四史中,余嘉锡辨证十二种,其学术成果多为柴德庚《史籍举要》一书援引。但是在《后汉书》一条中,柴德庚未能发觉余嘉锡考辨的精微之处。《后汉书》是由范晔的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与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合并而成。关于合并的时间,《四库提要》认为“乃宋乾兴初判国子监孙奭建议校勘,以昭所注司马彪《续汉书志》与范书合为一编。”而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经过考证认为孙奭建议合并者,乃刘昭所注志与章怀太子所注纪、传,而司马彪志与范书,当刘昭作注之时,合并已久。司马彪志和范书合并与刘昭所注志和章怀太子所注纪、传合并,本为两事,不可混为一谈。然《史籍举要》于此处,仍然沿袭《提要》之误而不察。

当然《辨证》之内容并非就无懈可击,通览《辨证》,以下三点我认为是其有待探讨的地方:

1、对存目书重视不够。《辨证》总计考辨《提要》490篇,其中著录书《提要》417篇,存目书《提要》71篇,《小序》2篇。《提要》编辑体例于所谓俚俗讹谬无可采者,则只存书名,注出节略,谓之存目。如今著录之籍保留下来,而存目之书则不可尽见,幸亏有了存目可以窥其梗概。因此我们对于存目之书,重视程度上应该不亚于著录之书。《提要》中存目之书两倍于著录之书,而余嘉锡辩证存目书提要仅71篇,才是《辨证》全书篇幅的七分之一。

2、对殿本重视不够。《提要》版本有殿本和浙本两个系统。殿本非所常见,世所重者,浙本而已,各地翻刻,多从此出。浙本虽据殿本重刻,但与原刻颇有异同。余嘉锡曾利用殿本祛惑决疑,如《东观汉记》条,为证一处笔误,余嘉锡取殿本、阁本相对照。然则余嘉锡考辨《提要》,乃多据浙本以核其是非,至有不必辨而辨者数事。如《隋书》条,如《钦定历代职官表》条,殿本《提要》不误,为《辨证》所不察。

3、余嘉锡所称版本,多有未亲自寓目而仅据公私书目有关著录以定是非者。如《尔雅注疏》条,余嘉锡未见原刻,然而却援引他人论及此书版本者加以确证。当然通人如余嘉锡者为之,不仅可免“见名不见书”之讥,而且多有十足把握。然古书已经亡佚,此法固优为之,古书若然尚存,此法不免有缺陷。如《云庄礼记集说》条,余嘉锡根据陈鳝《经籍跋文》所载,认定原本为十六卷,而非《提要》所谓三十卷。实际上今本十卷,为明弘治间坊贾所合并,因其纰缪甚多,嘉靖间遂有三十卷本传世,余嘉锡不知世所固存三十卷本,亦误。

尽管如此,将《辨证》与同类书进行比较,还是更胜一筹。余嘉锡同时代人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共补正图书2388种,所涉及的种类超出《辨证》四倍以上,对于余嘉锡不曾辨证过的一千多种书籍而言,显得格外可贵。但是对于同一书籍同一问题的辨证,胡氏就不如余嘉锡甄采的书籍完备,论断方面,自然也不如余嘉锡来得谨严和精当。

更重要的是,余嘉锡更进一步,说:“目录之书,实兼学术之史。”这样目录学在余嘉锡手中,不仅仅是书本之学,而且通过“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攀登上了更高层次的史学研究境界。如《周易正义》条,《提要》述及王弼易学的盛行和郑玄易学的衰微,以为是在《周易正义》既行之后,《辨证》不以为然,认为“殆及贞观时,颖达作疏,众说之废已三百年,郑学之微已数十年矣。今顾以诸家之废绝,尽归咎于《正义》之行,此特侈口而谈,聊以快意,而未考史实之言也。”又如《诗集传》条,《辨证》不仅纠误和解释误因,而且还揭示出朱子对于《诗序》看法变迁的原因。又如《五经文字》条,张参一代名儒,而其书“割裂偏旁,凌轹统绪”,不足为训,由此可见“有唐一代字学之荒疏。” 其他如《周易正义》条,《东观汉记》条,《小学类小序》条,皆属煌煌巨制。学术发展脉络,须眉必现。这些篇幅,虽均在校勘考据之间,但已通过“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上升为更高层次的史学研究境界。

余嘉锡鸠合众书,通过对大量古代书本文献的辨证,重新审查一些说法的由来,用追根溯源的方法建立或瓦解某些史实的依据,以图确立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正确途径。一旦考据被置于这样的问题意识和追求目标之中,这时对《提要》的辨证便不再是所谓的“饾丁琐细、支离破碎”的文献考据,而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大学问。因此,《四库提要辨证》不仅是一部可供临文备查之用的工具书,还是一部虽不系统却独抒己见的学术史著作。

常德的著名人物常德市的著名人物有:宋玉、车胤、屈原、杨嗣昌、宋教仁等。

1、宋玉

宋玉,战国末期宋国人。他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

2、车胤

车胤(yìn)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入朝拜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

3、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杨嗣昌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深受崇祯皇帝信任。

5、宋教仁

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湖南省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1902年考入武昌普通中款学堂,常议论时政,萌生了“实行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

参考资料: -宋玉

参考资料:-车胤

参考资料:-屈原

参考资料:-杨嗣昌

参考资料:-宋教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