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修养自身箴言《尤侗·静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大道家园 2023-07-18 21:28:34

修养自身箴言《尤侗·静箴》原文注释与译文《尤侗·静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君子养身,莫善于静。静如止水①,静如明镜。水止乃澄,镜明斯应。能明则诚,知止而定。息气凝神,收视返听。厥心惟渊②,其言也讱③。好动多凶,或生悔吝④。处既寡营⑤,出亦不竞⑥。道有行藏⑦,色无喜愠⑧。庶几优游⑨,乐天知命⑩。

【注释】

①止水:不流动的水。

②厥:其。

③讱(ren):说话困难貌。《论语·颜渊》:“仁者,其言也讱”

④悔吝:灾祸。《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⑤处:隐退。

⑥出:出仕。

⑦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⑧愠(yun):含怒,怨恨。

⑨庶几:也许可以。优游:悠闲自得。

⑩乐天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乐从上天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忧。

【译文】

君子修养自身,没有比静更好的。静如不流动的水,静如明亮的镜子。水不流动才能澄清,镜子明亮才能照人。能明哲才能真诚,知道休止才能安定。屏住气息,精神集中,不看不听。他的心像深潭,他说话也很难。好动多凶,或者产生灾祸。隐退时既能少营求什么,出仕也不和别人竞争。处世之道有进有退,脸色却无喜悦或恼怒。这样,也许可以悠闲自得,乐天知命。

《尤侗·悔庵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尤侗·悔庵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语云:“小人之事不胜其悔,君子之悔不胜其事。”仆小人也①,才智昏蔽如瞽无相②,天既拂乱其为人③,复扼挫其力。蠉行蠕步④,动履错然⑤,变故多端,聚尘积阜⑥。追惟畴昔,一出一处⑦,一语一默,未有不底于悔而止者⑧。读书而悔其贪,仕官则悔其拙,谋身则悔其寒,交友则悔其热,发言则悔其戅,临事则悔其怯,闭户则悔其空,出门则悔其窒。凡今之跋前疐后⑨,左抵右牾⑩,轗轲不平(11),彷徨无状者,皆悔之为也。当其百虑而出,自计万全,洎乎阅历既往(12),祗增愧叹。虽行使止尼(13),或有命存,而谋之不臧(14),靡所归怼(15)。古之君子,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16)。仆今四十九矣,日月云迈(17),发齿就衰,人寿几何,其堪数悔乎?予既号悔庵以自警,而悔犹未已。乃著铭以讼焉(18)。其辞曰:

《易》云“有悔”(19),自凶趋吉。无初有终,先述后得(20)。理固若兹,当时则失。如隙过影,追之靡及。聚铁虽多,铸错何益(21)。独坐书空(22),怪事咄咄。一日之误,千载之惜。其间不寸,谬以寻尺(23)。思之思之,战战栗栗(24)。集木是惧(25),属垣必密(26)。秋毫务审(27),造次无忽(28)。来如刃解,去若冰释。庶几无悔(29),五十学《易》。戒彼亢龙(30),朝乾夕惕(31)。

【注释】

①仆;自身谦称。

②瞽(gu):目盲。无相:无人扶助。

③拂乱:扰乱。《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④蠉(huan)行蠕(ru)步:昆虫的行走和挪动。蠉,虫动貌。蠕:虫爬行貌。

⑤错然:杂乱的样子。

⑥阜:土山,丘陵。

⑦出处:进退。

⑧底:引致,达到。

⑨跋前疐(zhi)后:喻进退两难。《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跋:脚踩。胡,兽颔下下垂的肉。疐,践踩。老狼前进踩着胡,后退又踩着尾巴,进退两难。

⑩抵(di)牾(wu):抵触,矛盾。

(11)轗轲:坎坷。

(12)洎(ji):及,到达。

(13)尼:阻止,止息。《孟子·梁惠王下》:“行或使止,止或尼之。”

(14)臧:善。

(15)怼(dui):怨恨。

(16)蘧瑷,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淮南子·原道训》说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17)迈:前进。

(18)讼:责备。

(19)《易·乾》:“亢龙有悔。”

(20)述:遵循。

(21)铸错:唐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因本府牙军骄横不可制,因而引入朱全忠军尽杀牙军,然从此魏博衰弱不振。绍威后悔了,说:“聚六州四十三县铁,打一个错,不能成也。”后因称失误为铸错。

(22)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画字形。《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23)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后来凡物之长、宽、高都叫寻。寻尺,宽一尺。

(24)战战栗栗:也作战战栗栗,恐惧、发抖的样子。

(25)集木:鸟落在树上。

(26)属(zhu)垣:谓以耳附墙,窃听人言。《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郑玄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者。”

(27)秋毫:鸟兽之毛,至秋更生,细而尖,谓之秋毫。比喻事物之微细者。

(28)造次:仓卒,急遽。

(29)庶几:也许可以。《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30)亢龙:《易·乾》:“上九,亢龙有悔。”亢,至高。龙象征君位。意思是说居高位的人要以骄傲自满为戒,否则便有败亡的灾祸。

(31)朝乾夕惕:《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后人用《易》意而变其词为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谨慎,不稍懈怠。

【译文】

有句话说:“小人的事情有数不尽的后悔,君子的后悔有数不尽的事。”我是个小人,才智愚昧蒙蔽像瞎子没人扶助,上天既扰乱我的为人,又给我的努力造成不少挫折。像昆虫那样爬行,行动杂乱,变故很多,像尘土积聚成小山一样。回想从前,一进一退,一说话一沉默,没有不到后悔才停止的。读书则后悔贪多,当官则后悔笨拙,谋身则后悔贫寒,交友则后悔火热,说话则后悔太傻,遇事则后悔胆怯,关门则后悔空洞,出门则后悔不顺利。凡是现在的进退两难,左右碰壁,坎坷不平,非常彷徨,都是后悔的事。当我反复考虑才去做,自己算计万无一失,到了经历完这些事,只是增加了惭愧和叹息。虽行动由天所支使,停止由天所阻止,也许有命运存在,而考虑得不好,不能怨恨别人。古代的君子,五十岁才知道四十九年错了。我今天四十九岁了,日月在不停地前进,头发、牙齿接近衰老,人的寿命有多少,受得住屡次后悔吗?我既把自己的号命名为悔庵,用来警惕自己,而后悔仍然没有停止。便写铭来批评自己。其辞说:

《易》说“有悔”,从凶奔向吉。没有开头而有结尾,先遵循《易》的理论而后有收获。道理固然如此,在当时则违背了。如同一个小孔经过了一个影子,追赶不上。聚集的铁虽多,铸成大错有什么好处?独自坐着,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一日的错,千年为之惋惜。起初是不到一寸的错,后来变成了一丈的错误。思想它,思想它,身上害怕得打哆嗦。鸟落在树上应该感到恐惧,隔墙有耳,说话应该保密。像秋毫那样的小事也应该谨慎,仓卒之间也不要忽视。来了,像刀刃一样分解东西,去了,像冰一样融化。像孔子那样,五十岁学《易》,也许可以不后悔了。要防止后悔,须终日勤奋谨慎。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才有用"是什么意思释义: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

出处:春秋·曾参《礼记·大学》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所以君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德行。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德行是本,财富是末。轻本重末,就会从老百姓手上抢夺财富。所以说,国君聚敛财富,百姓就背离而去;国君布施财富,百姓就络绎而归。

所以,国君既然有不中听的话出口,百姓就会有不中听的话进入其耳;国君的财货既然不是从正道而得,也就会不从正道出去。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

二、赏析

中国古代理想家在讨化教育教学问题时,总是用最朴实的语言、用浅显的比喻展开论述的。《大学》就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礼记·大学

-曾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7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