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维古宥坐②,制器示形。守中则正,太满即倾③。天道益谦,鬼神害盈。水溢而竭,墙高且崩④。乐不可极,智不可矜⑤。好胜敌至,多藏盗憎。目不见睫⑥,勿谓视明。讳疾忌医,曷延其龄。哲人知几⑦,如履薄冰⑧。鉴兹欹器,拳拳服膺⑨。
【注释】
①欹(qi)器:倾侧易覆之器。《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
中则正,满则覆。”器注满即倒,空则歪,不多不少则正。饮酒时置于座右,提醒人不要过与不及。常为古帝王以自我劝戒的器皿。
②维:句首语气词。宥(you)坐:宥坐器,即欹器。
③倾:倒。
④且:将要。
⑤矜(jin):自以为贤能。
⑥睫(jie):眼睫毛。
⑦几(ji):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⑧如履薄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⑨拳拳:亦作“惓惓”。牢握不舍之意。《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注:“拳拳,奉持之貌。”服膺(ying):谨记在心,衷心信服。朱熹注:“服,犹著也;膺,胸也。”
【译文】
古代陪人宴饮的欹器,制作这个器皿来显示各种情形。不多不少就端正,太满了就要倾倒。天道是帮助谦虚的,鬼神也坑害盈满的。水太满就会流出来,以致流尽,墙太高了就要倾塌。欢乐不可达到极点,有才智不可自负。喜好胜利,敌人就来了;藏的财宝太多,盗贼就来了。眼睛看不见睫毛,不要说视力好。讳疾忌医,怎能长寿?哲人知道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谨慎得如履薄冰。借鉴这个欹器,牢牢地谨记在心。
《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钱大昕·欹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维古宥坐②,制器示形。守中则正,太满即倾③。天道益谦,鬼神害盈。水溢而竭,墙高且崩④。乐不可极,智不可矜⑤。好胜敌至,多藏盗憎。目不见睫⑥,勿谓视明。讳疾忌医,曷延其龄。哲人知几⑦,如履薄冰⑧。鉴兹欹器,拳拳服膺⑨。
【注释】
①欹(qi)器:倾侧易覆之器。《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
中则正,满则覆。”器注满即倒,空则歪,不多不少则正。饮酒时置于座右,提醒人不要过与不及。常为古帝王以自我劝戒的器皿。
②维:句首语气词。宥(you)坐:宥坐器,即欹器。
③倾:倒。
④且:将要。
⑤矜(jin):自以为贤能。
⑥睫(jie):眼睫毛。
⑦几(ji):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⑧如履薄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⑨拳拳:亦作“惓惓”。牢握不舍之意。《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注:“拳拳,奉持之貌。”服膺(ying):谨记在心,衷心信服。朱熹注:“服,犹著也;膺,胸也。”
【译文】
古代陪人宴饮的欹器,制作这个器皿来显示各种情形。不多不少就端正,太满了就要倾倒。天道是帮助谦虚的,鬼神也坑害盈满的。水太满就会流出来,以致流尽,墙太高了就要倾塌。欢乐不可达到极点,有才智不可自负。喜好胜利,敌人就来了;藏的财宝太多,盗贼就来了。眼睛看不见睫毛,不要说视力好。讳疾忌医,怎能长寿?哲人知道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谨慎得如履薄冰。借鉴这个欹器,牢牢地谨记在心。
弈喻_钱大昕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弈喻_钱大昕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弈喻
清代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注释
弈:下棋。所:处所,住的地方。
数(shuò):屡次。
嗤(chī)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嗤:讥笑。
辄欲易置之:就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变易取代。
逮(dài):及,赶上。
顷之:过一会儿。
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甫:刚刚。
先手:下棋时主动形势。
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竟局数(shǔ)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了。
赧(nǎn)甚:很惭愧。赧,羞愧脸红。
学者:求学的人。
訾(zǐ):诋毁。
居:相处。
固:本来。
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平心而度(duó):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果:真。
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一着(zhāo):走一步棋。
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泛指护短。《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
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曾(zēng)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
赏析
该文选自《潜研堂集》。弈喻,即用下棋打比方,借下棋的事情讲道理。
以弈为喻,并不少见,如“世事如棋”、“常恨人生不如棋”等等,孟子也曾以弈为喻,指出“不专心致志不得也。”但是钱大昕的《弈喻》一文更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索。
该文第一自然段生动简洁地叙述了一次观弈、对弈的.经历。观弈时,作者对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对弈时却是数子先失,中盘苦思冥想,终局惨败。最后落得个“赧甚,不能出一言”的结果。观弈和对弈时,作者对自己和对客人的棋技判断差距如此之大,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默坐”正是作者弈败后冷静反思的表现。
由此引出第二段发人深省的议论。以“弈”喻“学”,提出学者应辩证客观地看问题,要像下棋一样,多从对方的角度看,冷静地思考问题。这一段首先列举“今之学者”不正确的治学态度。“多訾(非议、毁谤)古人之失”,“乐称今人失”、“多訾”、“乐称”,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的学者的浮躁情态。然后提出作者的主张,看问题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
第三段,扣住弈棋情况深入一层议论,指出下棋的好坏有标准,大家能评判。事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各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是非标准就难定了。“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由此,作者指出:别人的短处,可能正是自己的长处;而自认为没有短处,却正是最大的短处,于人于己,都应当正确对待、全面评价,所以绝不应该彼此嗤笑。
该文的弈喻,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全文依事取警,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能给读者以许多教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