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1),期在必醉(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3)。环堵萧然(4),不蔽风日。短褐穿结(5),箪瓢屡空,晏如也(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7),不戚戚于贫贱(8),不汲汲于富贵(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0)?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1)?
【鉴赏】: 本文是作者借他人之口为自己撰写的一篇小传,采用了史传的手法,用简洁的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性格形象地勾勒出来,人物音容笑貌如跃然纸上,真切而传神。
作者在不足二百字的小传中,以精炼的笔墨概括了自己的爱好,生活态度和思想性格。起首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便造出一种悠然旷达之势。接着描述自己不慕荣利,怡然自得的生活。对于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明人朱国祯曾说:“‘读书不求甚解’,此语如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然。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这段话可说是一段极为精当的诠释。
“五柳先生”性嗜酒,来辄饮,醉则退,去留得失毫不萦怀,其家徒四壁而又安然自得的态度颇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意味。而这种旷达自任,安贫乐道之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篇文章笔法活泼流畅,韵味深长高远,语言简朴自然,意境清淡闲远,充分反映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也是对其生活思想的总结概括,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赞美桃花乌的七绝诗,桃花的诗七律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