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是《桃花庵歌》,
2、全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注释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种贫穷者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别人的贫穷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的到了纵意驰骋,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的人笑话我很疯癫,我却笑别的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1)五陵:长陵 、 安陵 、 阳陵 、 茂陵 、 平陵 .为 西汉 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汉 元帝 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
(2)指 西汉 高祖 、 惠帝 、 景帝 、 武帝 、 昭帝 的陵园.
(3)指 唐 代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 的陵园,均在 长安 附近.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
桃花庵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一首诗为世人所喜欢也不是没有理由,虽然用了古体诗,却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诗人在桃花树下饮,把在桃花树下的醉写得很形象,这样无牵无挂自由洒脱的逍遥生活,是很多人的追求。
人活在世间,总是有很多的身不由已,世人羡慕唐伯虎的气度,初下考场正是扬名立万之时,却因卷入行贿买题的案件,仕途之路已无缘,可他的豁达开朗却对此看得很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他不顾世人眼光,寻找自己的快乐,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而坚持,一生与书画相伴,即使穷困潦倒也不向当时的社会低头,这正是现代人所欣赏他的人格魅力,这种人生境界才是人们喜欢这首《桃花庵诗》的理由吧。
其实在唐伯虎写下这首诗后的九年,他还是出任了当时宁王的幕僚,可惜他很快发现这位宁王不甘于人臣,有篡位之心,唐伯虎很快选择了退出。
当时《桃花庵诗》是唐伯虎在失意的时候所作的,内心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却也有不为功利禄所缚的一种洒脱和崇尚自由,在当时的社会大家都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教条在束缚社会,每个都更向往自由,《桃花庵诗》正写出了人们当时的心声,所以如此的受大家的喜爱。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位于苏州阊门内北城下,自古以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风景秀丽的去处。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曾在此建筑桃花庵别墅,并作《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 *** 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 ***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 *** 。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
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
车马:代指权贵。
忒:太。
【赏析】: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
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
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至于其诗意我不解说了。只说说其诗流露出来的唐伯虎写这首诗的内在的含义。
与其说唐伯虎是个风流才子,不如说唐伯虎是个驳命才子。他一生向往像他诗中写的那样,赏桃花,在花下醉花下睡,花下醒,花下半醉半醒,其实他没有得到,无论是功名还是家庭,都迫使他没有过上‘风流’的日子。唐伯虎点秋香,是唐伯虎看中了秋香的人品,他家室要秋香,绝不是风流.的需求。为什么说‘看不穿’呢?是无人理解他了,只是讲究了一下文字。唐伯虎追求的生活不如自己的意愿,以诗词抒以寄托,以歌藏悲而己唉?
先看全文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给我的感觉是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空虚、寂寞,曾经去苏州的时候到他的墓前看过,晚景挺凄凉的,多亏他的好友祝枝山给他修的坟。
我曾亲临过桃花坞,它已没有了昔日唐寅年代的奢华,一条靠水之巷,苍凉暮淡,我即刻泪眼婆娑,惜这位江南才子当年的无助奈何?唐伯虎才华横溢,但其生不逢时,让他怀才不遇,心力不足,于是借酒消愁。隐居桃花坞,誉来斗酒诗百篇。《桃花庵歌》,便是一种自我情感的宣泄……。茫茫然,茫茫不尽然!
1、应该是《桃花庵歌》,
2、全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注释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种贫穷者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别人的贫穷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的到了纵意驰骋,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的人笑话我很疯癫,我却笑别的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1)五陵:长陵 、 安陵 、 阳陵 、 茂陵 、 平陵 .为 西汉 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汉 元帝 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
(2)指 西汉 高祖 、 惠帝 、 景帝 、 武帝 、 昭帝 的陵园.
(3)指 唐 代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 的陵园,均在 长安 附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80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新民说(释新民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