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等我。
等你干什么?
等我再世重生与你同续前缘,同看十里桃花。
你在我门前血色掩了惊世容颜
许我以身相许言俊疾山上仙凡尽忘素衣长伴
灼灼桃花间为你浅浅描上红妆
洞房花烛尽缠绵紫陌红尘东荒大泽薄如云众
春色浮寒叹乐匆匆只愿死生同
一揽芳华一场烟罗一枕黄粱梦
醉卧十里桃林宁愿忘却前尘
残香淡淡千寻处
三生三世轮回残月落花烟重花开不是真
纤手轻捻红豆弄 此情深深深几许
朱颜青鬓未改别后往事难寻望断天涯路
倥偬岁月叠影来悲思歌尽桃花扇底风
为你戴朱钗午夜清歌月满西楼
星河风露经年别雨抹晴妆寸碧翠浓终再相逢
桃源深处舞扇招香乱红坠衣袂
月照天雪疏星更明相对浴红衣
朝眠沉香断续执梳细绾青丝
桃之夭夭春情意
三生三世轮回一曲舞鸾歌凤歌罢楚云空
天长地久相思债花可情浓凝千语
今朝魂归何处风弄一枝花影不著世间尘
寸心誓与长相守描眉深浅颜如桃花醉
与君情牵日携手琼台玉阶身后烟举案齐眉勿离
如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入夜渐微凉 繁花落地成霜
你在远方眺望 耗尽所有暮光
不思量 自难相忘
夭夭桃花凉 前世你怎舍下
这一海心茫茫 还故作不痛不痒不牵强
都是假象
凉凉夜色 为你思念成河
化作春泥 呵护着我
浅浅岁月 拂满爱人袖
片片芳菲 入水流
凉凉天意 潋滟一身花色
落入凡尘 伤情着我
生劫易渡 情劫难了
折旧的心 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也曾鬓微霜 也曾因你回光
悠悠岁月漫长 怎能浪费时光
去流浪(去流浪)去换成长
灼灼桃花凉 今生愈渐滚烫
一朵已放心上 足够三生三世背影成双(背影成双)
在水一方
凉凉夜色 为你思念成河
化作春泥 呵护着我
浅浅岁月 拂满爱人袖
片片芳菲 入水流
凉凉天意 潋滟一身花色
落入凡尘 伤情着我
生劫易渡 情劫难了
折旧的心 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凉凉三生三世 恍然如梦
须臾的年 风干泪痕
若是回忆不能再相认
就让情分 落九尘
凉凉十里 何时还会春盛
又见树下 一盏风存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别让恩怨爱恨 凉透那花的纯
吾生愿 牵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诗词诗句有:
1、琵琶仙
作者:宋·姜夔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译:词人对旧日情人一往情深,蛾眉虽自奇绝,而属意故人,所谓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十里扬州,喻说旧游之美好绮丽。三生杜牧,喻说旧游之恍如隔世,亦暗示着情根之永种不断。唯其如此,前事休说,蕴含词人无限伤感缠绵。
2、蝶恋花
作者: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墙内是家,墙外是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
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3、题都城南庄
作者: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
4、菩萨蛮
作者: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桃花漂在澄明透澈的春水之上,水面上浮游着对对鸳鸯。自《诗经·桃夭》之后,桃花就有与婚姻、爱情相关的意义,鸳鸯当然更是爱情的象征,故很自然地,主人公想到了远方的爱人:“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这个结句称得上是神完气足,情感特别充沛。
5、鹧鸪天
作者: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以月亮的升落极写时间之长,又是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舞宴歌席的环境,霓裳歌女舞姿妙曼,直到月儿低沉,歌声婉转,直到桃花扇下回荡的歌声都消失了,言极其歌舞盛况。
其中杨柳、桃花、月、楼都是那时春天夜晚的景色,但是杨柳和月是实景,桃花和风则是虚写。对仗精巧,似实却虚,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7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苏轼《上梅直讲书》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