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御者之妻(杂上·二五)》原文鉴赏《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御者之妻(杂上·二五)》原文鉴赏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①,拥大盖②,策驷马③,意气扬扬④,甚自得也。既而归⑤,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妾是以为去。”
其后,夫自抑损⑥。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间:缝隙。窥(kui亏):偷看。御:车夫。赶车。 ②拥:覆盖,遮盖。盖:车盖,形状如大伞。 ③策:竹制尖端带刺的马鞭。驷(si四):古时驾四马的车,也指驾车的四马。 ④意气:神态气概。扬扬:昂然自若的样子。 ⑤既而:不久 ⑥抑损:谦逊。
【今译】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天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向外偷看他丈夫给国相赶车。只见他丈夫坐在巨大的车盖之下,举着鞭子赶着四马大车,神态气概旁若无人,很是得意的样子。不久车夫回到家来,他妻子要求从此离去。丈夫问她什么缘故。
车夫妻子道:“晏子身高不足六尺,身为齐国国相,名声显扬在诸侯之间。今天我看到他外出,见他志向思谋很深沉,常有谦和而不自满的表情。如今你身高八尺,只是做别人的仆御,可是你的神气,自以为很满足了。我就是因为这个才要离去。”
此后,她丈夫自觉地谦虚起来。
晏子发觉后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把实情告诉晏子。晏子举荐车夫做了大夫。
【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御者妻)可入奇女子传。”
民初·张之纯《诸子菁华》:“描尽情状,呼之欲出。足见晏子处处留心,同升诸公(指进举御者为大夫),可与公叔文子(卫大夫,曾举家臣为公大夫)并美。”
【总案】 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它鼓励人们要谦逊恭谨,养成严于自守的习惯。
车夫的妻子从观察中发现。身为国相、名闻诸侯的晏子,虽然身高不满六尺,却是位仪态恭谨、谦逊的长者。而自家的丈夫,虽是八尺大汉,在气质方面却是缺乏“教养,他端坐在车盖下,扬鞭策马,十分自得。这种借主人的威势以显示自己的高傲,是一种盲目自骄的意识。车夫的妻子是位智慧的“家庭教师”,她用“激将法”使车夫意识到这一点,并立即改过求新。
此篇带有明显的民间故事色彩,结尾是幻想的结局。故事中对车夫妻子的刻画是细致的,她先是观察,后作对比,最后向丈夫提出意见。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御者之妻(杂上·二五)》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御者之妻(杂上·二五)》原文鉴赏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①,拥大盖②,策驷马③,意气扬扬④,甚自得也。既而归⑤,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妾是以为去。”
其后,夫自抑损⑥。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间:缝隙。窥(kui亏):偷看。御:车夫。赶车。 ②拥:覆盖,遮盖。盖:车盖,形状如大伞。 ③策:竹制尖端带刺的马鞭。驷(si四):古时驾四马的车,也指驾车的四马。 ④意气:神态气概。扬扬:昂然自若的样子。 ⑤既而:不久 ⑥抑损:谦逊。
【今译】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天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向外偷看他丈夫给国相赶车。只见他丈夫坐在巨大的车盖之下,举着鞭子赶着四马大车,神态气概旁若无人,很是得意的样子。不久车夫回到家来,他妻子要求从此离去。丈夫问她什么缘故。
车夫妻子道:“晏子身高不足六尺,身为齐国国相,名声显扬在诸侯之间。今天我看到他外出,见他志向思谋很深沉,常有谦和而不自满的表情。如今你身高八尺,只是做别人的仆御,可是你的神气,自以为很满足了。我就是因为这个才要离去。”
此后,她丈夫自觉地谦虚起来。
晏子发觉后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把实情告诉晏子。晏子举荐车夫做了大夫。
【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御者妻)可入奇女子传。”
民初·张之纯《诸子菁华》:“描尽情状,呼之欲出。足见晏子处处留心,同升诸公(指进举御者为大夫),可与公叔文子(卫大夫,曾举家臣为公大夫)并美。”
【总案】 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它鼓励人们要谦逊恭谨,养成严于自守的习惯。
车夫的妻子从观察中发现。身为国相、名闻诸侯的晏子,虽然身高不满六尺,却是位仪态恭谨、谦逊的长者。而自家的丈夫,虽是八尺大汉,在气质方面却是缺乏“教养,他端坐在车盖下,扬鞭策马,十分自得。这种借主人的威势以显示自己的高傲,是一种盲目自骄的意识。车夫的妻子是位智慧的“家庭教师”,她用“激将法”使车夫意识到这一点,并立即改过求新。
此篇带有明显的民间故事色彩,结尾是幻想的结局。故事中对车夫妻子的刻画是细致的,她先是观察,后作对比,最后向丈夫提出意见。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晏子(约前575—前500),春秋时齐相,名婴,字仲,谥平,齐国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年长于孔子而与子产、叔向、季札为同时人。先事齐灵公、庄公,后于景公朝任齐相,参政执政前后五十余年,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又一重要政治家。晏子博闻强记,通识古今,崇礼尚义,清正廉明,奉行西周以来传统的礼治政治。晏子执政,刚直不私,敢于犯颜直谏,批判君恶,指斥奸佞,不畏 *** ;一生节俭力行,抵制厚敛重役,宽政惠民,于春秋之世为名闻诸侯的贤相,孔子曾敬为师友。
《晏子春秋》(亦称《晏子》)并非是晏子亲撰的讲学述道的专书,亦非史家载录的晏子传记,而是一部有关晏子历史故事以及传闻轶事的汇编和专辑。书中记载了大量民间创作的以晏子为中心的故事,题材多样,情节生动,篇幅简短,思想丰富,广泛反映出古代贵族与平民生活的状况。许多故事充满乐观的批判精神,具有寓言的智慧和笑话的幽默。故事中的晏子,是个出奇的矮子,但他绝顶的聪明,而且富有血性和义侠精神,在道义上他是个巨人。晏子在民间文学创作中,是最早出现的融贤者、仁者与智者为一体的典型,是人民的理想、意志和感情凝聚而成的艺术形象。
《晏子春秋》是晏子故事在长期流传和不断车富的过程中,逐渐辑录成书的。现今的《晏子春秋》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是西汉学者刘向根据众多传本校定编辑的。1972年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现了《晏子》残简,这是仅见的晏子故事最珍贵最古老的传本。
《晏子春秋》在古代文学史和民间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
选篇均出自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张纯一著《晏子春秋校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76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周艳丽《身体里的谷子》散文鉴赏